时间: 2025-04-27 00: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07
赞洞宾像
撚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人形象,手握剑,神态超然。心中有月,如同天上的明月,圆满无缺。
此诗提到的“洞宾”,指的是“吕洞宾”,中国道教八仙之一,常被描绘为持剑的仙人,象征着修道之人对正义与理想的追求。吕洞宾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深入人心,常常代表着智慧与超脱。
作者介绍:
叶绍翁,字子美,号东篱,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作品常富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受道教文化影响,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仙人形象的崇敬与向往。
《赞洞宾像》是一首简练而意蕴深远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勾勒出吕洞宾的形象,展现了他手持宝剑的威武气势,同时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气质。诗中的“心中月”与“天上圆”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理想,后者则象征着世界的完美与永恒。这种内心与外界的对照,表现了诗人在追寻理想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与渴望。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哲思,既有对仙人形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吕洞宾的形象为载体,探讨了人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表现了对道教文化的钦佩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仙人是谁?
A. 李白
B. 吕洞宾
C. 杜甫
“心中月,天上圆”中的“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爱情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仙人形象的赞美与理想的追求
C. 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