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1:51
观灯口号
作者:姜夔 〔宋代〕
市楼歌鼓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
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戴玉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热闹的灯会场景,市楼上传来鼓乐声,十分喧闹,灯光像连串的珠子一样照亮了万家灯火。太守的命令严厉,禁止人们跳舞,游人们只能空戴着象征节日的玉梅花,无法尽情欢愉。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风格清丽婉约,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观察。
这首诗写于灯会期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节日的热情与欢愉,然而由于太守的严令,游人的欢乐受到了限制,表现出一种对自由欢愉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观灯口号》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灯会的热闹氛围。开头两句“市楼歌鼓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既描绘了热闹的市楼及其灯光璀璨的景象,也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快气息。市楼上的歌声与鼓声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欢愉的节日氛围。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向另一种情感:“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戴玉梅花。”这里的“太守令严”显得格外突兀,似乎在欢快的节日中插入了一丝严肃与压抑。太守的命令让游人无法尽情舞蹈,反而只能默默地佩戴着象征节日的梅花,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快与压抑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令人深思。
姜夔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欢快的节日氛围与严厉的禁令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们在欢愉与束缚之间的矛盾心情。这种情感的冲突,使得诗歌更具深意,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欢愉与压抑,表现了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对自由舞动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规矩与自由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灯若连珠”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游人空戴玉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