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茨菰花

《茨菰花》

时间: 2025-07-30 12:03:55

诗句

剪刀叶上两枝芳,柔弱难胜带露妆。

翠管嫩粘琼糁重,野泉情心玉蕤凉,舂成臼粉资秋实,种入盆池想水乡。

小小沧洲归眼底,幽研自觉成炎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03:55

原文展示:

茨菰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剪刀叶上两枝芳,
柔弱难胜带露妆。
翠管嫩粘琼糁重,
野泉情心玉蕤凉。
舂成臼粉资秋实,
种入盆池想水乡。
小小沧洲归眼底,
幽研自觉成炎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茨菰花的美丽景象。诗人形容茨菰花的叶子修剪得如同剪刀般,柔弱的花朵在露水的装点下显得更加娇美。翠绿的花管粘着沉重的琼糁,仿佛清泉流动时的凉意。将花蕾磨成粉末,可以为秋天的丰收做准备,种植在盆池中,仿佛回到那水乡的情景。最后,诗人看到小小的沧洲,似乎在心底涌起了温暖的光辉。


注释:

  1. 剪刀叶:形容叶子剪得工整。
  2. 带露妆:形容花朵上沾着露水,显得娇美。
  3. 翠管嫩粘琼糁重:翠管指花的茎部,琼糁是指琼瑶般的水珠,形容花蕾娇嫩。
  4. 玉蕤凉:玉蕤指清凉的泉水,凉意沁人心脾。
  5. 舂成臼粉:舂是将植物磨成粉末,臼是磨的工具,暗示为秋收做准备。
  6. 水乡:指诗人对乡村水域的怀念。
  7. 小小沧洲:沧洲是一个水域,象征着归属感。
  8. 幽研自觉成炎光:幽研指深邃的思考,炎光表示心中的温暖和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茨菰花》写于宋代,正值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茨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茨菰花的形态与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受。诗中开篇以“剪刀叶上两枝芳”切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随后,诗人通过“柔弱难胜带露妆”将茨菰花的娇柔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能感受到那一滴滴露水的清凉和花朵的柔美,令读者心生怜惜之情。

接下来的“翠管嫩粘琼糁重”,更是通过细腻的视觉与触感描绘了茨菰花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能听到清泉流淌的声音,感受到泉水的凉意。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花的美丽,也引发了对自然情感的深入思考。

而“舂成臼粉资秋实”则将目光转向了人类生活的实际需求,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通过种植与收获,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令人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气息。

最后,诗人以“幽研自觉成炎光”结束,展现了内心的深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令人心驰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剪刀叶上两枝芳:描绘茨菰花的形态,给人一种修剪得当的感觉。
  • 柔弱难胜带露妆:通过露水的装点,突出花的娇柔。
  • 翠管嫩粘琼糁重:生动地描绘了茨菰花的生机与清新。
  • 野泉情心玉蕤凉:比喻泉水的清凉,传达了自然的宁静。
  • 舂成臼粉资秋实: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 种入盆池想水乡:表现了对家乡水乡的思念。
  • 小小沧洲归眼底:象征着归属感,内心的情感寄托。
  • 幽研自觉成炎光: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温暖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茨菰花比作美丽的女子,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柔弱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之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茨菰花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茨菰花: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2. 露水:象征着清新与生命力。
  3. 翠管:代表着生命的脉动与活力。
  4. 野泉:象征着自然的恬静与清凉。
  5. 秋实: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6. 水乡:代表着温暖的乡愁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管”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茨菰的茎部 C. 水管

  2. “舂成臼粉”在诗中暗示了什么?
    A. 收成的准备 B. 养花的技巧 C. 食物的制作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战争 B.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山中杂诗》 - 王维
  2. 《江南春》 - 杜甫
  3. 《渔舟唱晚》 -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中的自然描写与《茨菰花》的细腻笔触相似,均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以自然为题材,但更注重山水的壮丽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3. 《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松 郴江迁客 冬暮寄裴郎中 苏小小墓 感怀 薛阳陶觱篥歌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秋日有寄 游江夏口 筹笔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孔 心烦虑乱 邑字旁的字 信以为实 不声不气 施灵 形命 月字旁的字 史鱼秉直 鸟字旁的字 预难 闻鸡起舞 九州四海 韦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