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灵山寺

《灵山寺》

时间: 2025-04-26 11:37:23

诗句

杖锡当年谒翠微,灵山风景世间稀。

白莲香绽随流水,丹荔阴浓蔽夕晖。

古冢已闻曾化镜,新亭犹想旧留衣。

宦游几度成追忆,此日登临那忍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3

原文展示:

杖锡当年谒翠微,灵山风景世间稀。
白莲香绽随流水,丹荔阴浓蔽夕晖。
古冢已闻曾化镜,新亭犹想旧留衣。
宦游几度成追忆,此日登临那忍归。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手持锡杖,前往翠微山拜访,灵山的风景在世间是非常稀有的。
白莲的香气在流水中绽放,丹荔的浓荫遮蔽了夕阳的余晖。
古老的坟冢已经听说曾经有过镜子,新建的亭子仍然让我想起旧时的衣衫。
我在官场游历了几次,如今的回忆却让我难以忍受离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杖锡:持有锡杖,通常为僧侣的标志。
  • 翠微:指青翠的山,常用来形容秀美的风景。
  • 灵山:灵秀的山,特指风景名胜。
  • 白莲:象征纯洁和高雅的莲花。
  • 丹荔:指红色的荔枝,象征丰收和美好。
  • 古冢:古老的坟墓,可能有历史故事。
  • 化镜:指古代传说中的镜子,寓意追忆或变迁。
  • 宦游:指在官场的游历和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冢”可能与历史人物的传说相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化镜”则可能源于古代对镜子的神秘寓意,象征着记忆、反思和过去的印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灵山寺》写于作者在官场游历期间,表达了对灵山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从“杖锡当年谒翠微”一句看,诗人以亲身经历引入,直接表达对灵山之行的怀念。接下来的“白莲香绽随流水,丹荔阴浓蔽夕晖”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灵山的美丽,白莲的清香和荔枝的浓荫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追忆与感伤。“古冢已闻曾化镜,新亭犹想旧留衣”这两句,诗人通过古冢和新亭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最后一句“宦游几度成追忆,此日登临那忍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锡当年谒翠微:诗人回忆自己手持锡杖拜访翠微山的情景,表达出一种亲切的感情。
  2. 灵山风景世间稀:灵山的美景在世间是极为稀有的,强调了其独特性。
  3. 白莲香绽随流水:白莲在流水中绽放,香气四溢,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4. 丹荔阴浓蔽夕晖:荔枝的浓荫遮住了夕阳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5. 古冢已闻曾化镜:古老的坟冢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暗示历史的流逝。
  6. 新亭犹想旧留衣:新建的亭子让人想起过去的衣衫,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7. 宦游几度成追忆:在官场的游历让人不禁追忆往事,感叹时间的流逝。
  8. 此日登临那忍归:此刻登高望远,让人难以忍心离去,流露出对自然和过去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冢比作历史的见证,展现时光的流逝。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古冢已闻”赋予古冢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深情回忆,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灵性。
  • 白莲:象征纯洁、理想和美好的事物。
  • 丹荔: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古冢:象征历史的沉淀与人事的变迁。
  • 新亭:象征新的开始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手持什么前往翠微山?
    A. 拐杖
    B. 杖锡
    C. 书卷

  2. 诗中提到的“白莲”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纯洁
    C. 权力

  3. “宦游几度成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风光
    B. 过去的生活
    C. 官场的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在萧龙的《灵山寺》中,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米南宫云山挂幅 正月九日北山雍熙寺约同官 昨有祷于社稷及境内山川是夕枕上闻雨 其二 将入靖州界适值肩吾生日为诗以寿之 题袁追远亭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水调歌头·天地一大物 用大礼杨少卿□韵题冯川庄图 讲筵侍立 其一 虞美人(和瞻叔兄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几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提土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添枝加叶 逸如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探拾 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拥书南面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骨溜溜 担幢 手脚干净 犬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四时八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