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8
忻州牧汪君
何道生 〔清代〕
晋国畸人元裕之,
金源文献独维持。
兴亡尽入诗千首,
磊块难消酒百卮。
一代典章谁信史,中州坛坫此雄师。
浣花心事坡翁笔,不及成都有旧祠。
晋国的异士元裕之,
金源的文献独自保持。
兴亡的历史尽在千首诗中,
磊落的块垒难以消解百卮的酒。
一代的典章,谁能相信史书,中州的坛坫有如此雄伟的军队。
浣花的心事在坡翁的笔下,
不如成都的古祠悠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何道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为抒怀与咏史,具一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历史变迁频繁,诗人借古人之事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下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个人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开篇便提到“晋国畸人元裕之”,这位历史人物象征着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的智慧与风骨,立刻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到“金源文献独维持”,展现了对文化的珍视与坚守,似乎在告诫后人要珍惜和维护文化遗产。
在“兴亡尽入诗千首”中,诗人感叹历史的兴衰成败,皆已化作千首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深思。而“磊块难消酒百卮”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沉重,历史的厚重感如同难以消解的酒意,令人沉醉却也难以自拔。
最后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的思考,“一代典章谁信史”的疑问透露出对史书真实性的怀疑,反映了对历史传承的忧虑。总之,这首诗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流露出一种对文化的敬畏与忧虑,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文化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的珍视,表达了对后人传承历史的期望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晋国畸人元裕之”中的“畸人”指什么?
A. 普通人
B. 特立独行的人
C. 难以理解的人
D. 权贵
诗中提到的“金源文献”主要指什么?
A. 重要的历史书籍
B. 金源地区的文化
C. 诗人的作品
D. 兵器
诗中“兴亡尽入诗千首”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历史已经被遗忘
B. 历史被记录在诗中
C. 诗歌没有意义
D. 历史只存在于书籍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忻州牧汪君》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