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友人赴举

《送友人赴举》

时间: 2025-05-10 09:10:07

诗句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0:07

原文展示:

送友人赴举
朱庆馀 〔唐代〕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白话文翻译: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唉,我为你追求事业而感到惋惜。
十年来虽然辛苦追求理想,却又能寄托于谁呢?
在困境中并不是违背正道,追求名声本是为了亲人。
只希望你能如愿以偿,早日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注释:

  • 世路久:人生的道路漫长。
  • :叹息,表示惋惜。
  • 进取身:追求事业,努力进取。
  • 托何人:寄托理想于谁。
  • 处困非乖道:身处困境并不是背离正道。
  • 求名本为亲:追求名声的初衷是为了亲人。
  • 化龙鳞:比喻改变命运的机会,龙鳞象征着高贵和飞升的机会。

典故解析:

“化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修炼成仙的过程,化为龙象征着成功和高升。在诗中,化龙鳞暗示了通过努力学习和科举考试获得成功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庆馀送别一位朋友前往科举考试的时刻,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担忧与祝福,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事业成功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友人赴举》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流露出对其前途的深切关心与期待。诗中开头的“世路久”直接点明了人生的艰辛与漫长,接着以“嗟君进取身”表达了对朋友追求理想的惋惜和敬佩。诗人以“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来传达对友人奋斗历程的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在“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中,朱庆馀强调了追求名声的正当性,这不仅是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家庭的责任与期望。这一层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支持和对社会的思考。

最后“惟应意,先与化龙鳞”则是充满希望的祝福,寓意着只要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飞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与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人生道路漫长,我为你追求事业感到惋惜。
    •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十年的辛苦追求,最终能依靠谁呢?
    •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在困境中并不是违背正道,追求名声原是为了亲人。
    •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只希望你能如愿以偿,早日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 修辞手法

    • 比喻:化龙鳞象征着成功与改变命运。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关心与祝福,反映了对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世路”:象征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 “龙鳞”:象征成功与改变命运的机会,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路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2. “化龙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失败
    B. 希望与成功
    C. 平淡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生活的抱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但更侧重于对友人志向的赞美和壮志豪情。
  • 李白的《送友人》则更为奔放,展现出对友人离别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送黄任道歌 其二 过扬子江 山阳思归书寄女兄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卜居 谢束丈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水车问龙 靡靡 题满氏申申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靳故 皮字旁的字 庸安 研精殚力 畏敌如虎 煨烬 钦佩莫名 鼎字旁的字 包含蕈的词语有哪些 拉枯折朽 跑龙套 破网 面目全非 禾字旁的字 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