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41
真人居阆风,时奏清商音。
听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
坐对三花枝,行随五云阴。
天长昆仑小,日久蓬莱深。
上由玉华宫,下视首阳岑。
神州亦清净,要自有浮沉。
恻恻苦哉行,呱呱游子吟。
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
雨雪没太山,谁能无归心。
逍遥在云汉,可以来相寻。
真人居住在阆风之地,时常奏响清幽的乐曲。
听这音乐的正是王母,声音清澈如瑟琴。
我坐在三花的枝头,对面是那五彩的云阴。
天际的昆仑山显得渺小,日子久了蓬莱的深处更显神秘。
从玉华宫眺望,首阳山的峻峭尽收眼底。
神州大地虽也清幽,然而其中总有浮沉。
行走在世间的我,心中无限的苦楚,只能吟唱游子的悲歌。
在庐山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渴望能化作黄金。
雨雪覆盖了太山,谁能没有归乡的心情。
在云汉之上,逍遥自在,欢迎来与我相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储光羲(约703年-765年),字子韵,号浮云,唐代诗人,以其高逸的诗风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诗人内心迷茫之时,储光羲通过描绘仙境和游子的心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升天行贻卢六健》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浮沉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阆风之地,清商音乐响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听者是王母,强化了这一境界的神圣性。
接下来的描写又引入了昆仑山和蓬莱深处,显示出诗人对长生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在此,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的苦楚与理想的美好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深刻感悟。最后,诗人以游子的吟唱结束,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引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归属的追求,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阆风”是什么?
A. 一种音乐
B. 仙境
C. 一座山
诗中“游子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乡
C. 忧伤
诗人想要化作什么?
A. 黄金
B. 水
C. 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