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4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0:30
原文展示:
晚发 宋祁 〔宋代〕 候鼓遥喧岸,行舟逆上湍。 轻烟著波面,斜月罢林端。 飒沓凫鹥乱,苍茫葭苇寒。 致君何所惮,便道许之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远处岸边,鼓声喧闹,我乘坐的船逆着急流而上。水面上升起轻烟,斜月已经从林梢落下。风声中,水鸟凫鹥纷飞,芦苇丛在苍茫中显得寒冷。为了向君主表达忠诚,我毫不畏惧,直接请求任命为官。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的关心。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夜间航行中创作,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请求任命的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宋祁的一次夜间航行中创作,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请求任命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夜晚航行的情景。首两句“候鼓遥喧岸,行舟逆上湍”描绘了远处的鼓声和逆流而上的船只,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活力的氛围。中间两句“轻烟著波面,斜月罢林端”则通过轻烟和斜月的描绘,增添了一丝宁静和诗意。最后两句“致君何所惮,便道许之官”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决心,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请求任命的决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他的情感和抱负,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候鼓遥喧岸”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远处的鼓声 B. 近处的鼓声 C. 船只的声音 D. 风声
“轻烟著波面”中的“轻烟”指的是什么? A. 水面上升起的薄雾 B. 烟火 C. 云雾 D. 蒸汽
诗中“致君何所惮”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恐惧 B. 犹豫 C. 忠诚 D. 悲伤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