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48
风雨萧条秋少客,
门庭冷静昼多关。
金羁骆马近卖却,
罗袖柳枝寻放还。
书卷略寻聊取睡,
酒杯浅把粗开颜。
眼昏入夜休看月,
脚重经春不上山。
心静无妨喧处寂,
机忘兼觉梦中闲。
是非爱恶销停尽,
唯寄空身在世间。
在风雨萧条的秋天,来访的客人少之又少,
我的门庭冷清,白天多关着门。
金色的羁绊和骆驼,眼看将要卖掉,
衣袖轻绕柳枝,寻求放松的机会。
书卷翻阅几页,聊以打发困意,
酒杯轻浅,略微开怀。
夜色昏沉,不再看明月,
脚步沉重,春天的山路不再攀登。
内心宁静,喧嚣处也能感到寂静,
忘却机虑,梦中也能感受到闲适。
对是非爱恶的纷争已然消解,
只把空身寄托在世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细腻著称,关注社会民生,倡导诗歌的现实主义。
《闲居》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生活趋于宁静,远离官场的喧嚣,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闲居》展现了白居易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超脱。诗中充满了对世俗纷争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通过描绘秋天的萧条和冷清,传达了一种孤独的感受,仿佛在诉说诗人对客人稀少、生活清冷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金羁骆马和罗袖柳枝的意象,体现出一种告别繁华、寻求简单生活的态度。
在书卷与酒杯的意象中,白居易表达了对知识与生活乐趣的追求,但又不执着于外物,宁愿在夜色中享受内心的安宁。最后几句将主题推向高潮,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对世事纷争的淡然,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与洒脱。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歌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淡泊与从容。
诗中提到的“金羁骆马”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贫穷的生活
C. 过往的荣耀
D. 未来的希望
诗人为何在夜晚不再看月?
A. 因为迷恋
B. 因为昏沉
C. 因为无聊
D. 因为酒醉
诗中“心静无妨喧处寂”的意思是什么?
A. 内心宁静,外界喧嚣不影响
B. 外界宁静,内心喧嚣
C. 内心喧嚣,外界宁静
D. 外界喧嚣,内心也喧嚣
白居易与王维的闲适主题诗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