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41
如梦令 怀归
作者: 朱中楣 〔清代〕
桂子香风暗透。
又是中秋时候。
带月卷帘窥,
眉映碧波纹皱。
消受。消受。
惟有燕山依旧。
在浓香的桂花香气中,微风悄然透入。又到了中秋的时节。月光透过帘子轻轻卷起,映照在我的眉间,仿佛在碧波上荡漾起细微的皱纹。这样的美好时光,我真想好好享受。可惜的只是,唯有那巍峨的燕山依旧屹立不变。
朱中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怀与自然景色,作品多以抒情为主。
《如梦令 怀归》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通过桂花香与月光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团圆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如梦令 怀归》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表现出浓厚的中秋氛围。诗歌开篇便用“桂子香风暗透”引入,桂花的香气暗示着中秋的来临,唤起了人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美好期待。接着,诗人通过“带月卷帘窥”描绘出月光透过帘子的细腻画面,彰显了夜晚的静谧与温馨,仿佛月色在与人交谈。此时,诗人眼前的波纹又与眉间的映照相结合,形成了生动的视觉效果,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消受”一词反复出现,展现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但随之而来的“惟有燕山依旧”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强调即使外界的美好依然存在,内心的归属感却因身处异地而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充满了清雅的情韵。
整首诗围绕着对中秋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孤寂,体现了清代士人的情感内涵与文化传承。
诗中“桂子香风暗透”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春天的花开
B. 中秋的夜晚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海浪
诗中反复出现“消受”一词,意在强调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享受
B. 对烦恼的逃避
C. 对工作的专注
D. 对未来的期待
“惟有燕山依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时光流逝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