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32
折剑头
作者:白居易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我捡到一个折断的剑头,不知道它是如何折断的。
握在手里像是青蛇的尾巴,只是几寸长,像是碧色的山峰。
我怀疑这是用来斩鲸鱼的,或者是用来刺杀蛟龙的。
它缺失在泥土中,被人遗弃,没有人去捡拾。
我性格粗犷,喜欢刚硬的东西,不喜欢柔软的。
不要轻视直的折剑,它比弯曲的钩子要好得多。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歌在题材上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民生关怀,风格平易近人。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唐朝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通过折剑头的意象,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失望,同时反映了他对刚毅品质的崇尚。
《折剑头》是一首通过简单物象表达深刻情感的诗作。诗中的折剑头,象征着一种失去力量和锐利的状态,折损的剑,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不满。诗人拾得折剑头,却对它的折断原因一无所知,体现了对不可知命运的无奈。通过对剑头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刚强品性的向往。诗中反复提到的“直折剑”,显示出他对刚毅的坚持与柔弱的拒绝,这种性格的对比在整首诗中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物象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渗透,白居易通过对武器的比喻,传达了对刚强性格的赞美和对柔弱的不屑。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出诗人对时代的深思与警觉。
逐句解析: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拾到一个折断的剑头,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折断。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握在手中犹如青蛇的尾巴,长短不过几寸。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疑似用来斩杀鲸鱼或刺杀蛟龙的武器。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剑头掉落在泥土中,被人遗弃,表明失去价值。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我性格粗犷,偏爱刚强的事物,不喜欢柔弱的。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不要轻视直的折剑,它比弯曲的钩子要好。
整首诗通过对折剑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刚毅性格的推崇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评,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对刚柔之道的辩证,白居易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折剑头”象征什么?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性格的偏好?
诗中提到的“青蛇尾”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月夜忆舍弟》中,杜甫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社会的苦难,虽然情感基调不同,但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展现了对人生的态度,正如白居易对刚强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深邃与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折剑头》的诗意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