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1:12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纳谏终无牾,无人久更明。 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 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 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全诗翻译:
接纳忠言始终无违,无人能长久更加明智。 恩泽波及四海,长寿之域承载众生。 异域风俗汇聚,诸儒雅颂之声。 威严只能空想,盛德岂能言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散文见长。这首诗是曾巩为纪念仁宗皇帝而作的挽词。
创作背景: 仁宗皇帝(1010-1063),名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文化繁荣,被后世誉为“仁宗盛世”。曾巩在仁宗皇帝去世后,为了表达对其的敬仰和哀思,创作了这首挽词。
这首挽词通过对仁宗皇帝的德行和影响的赞美,展现了其深远的政治和文化影响。诗中“纳谏终无牾,无人久更明”一句,表达了仁宗皇帝善于接纳忠言,其明智无人能及。“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则描绘了仁宗的恩泽广泛,如同波涛般遍布四海,他的长寿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康。“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进一步强调了仁宗时期文化的多元和学术的繁荣。最后两句“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则表达了对仁宗伟大德行的无限敬仰,认为其盛德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仁宗皇帝的德行和影响的赞美,表达了对其的敬仰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仁宗时期的政治清明和文化繁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仁宗皇帝在位期间以什么著称? A. 政治清明 B. 军事强盛 C. 经济繁荣 D. 外交活跃
诗中“恩波通四海”比喻什么? A. 仁宗的威严 B. 仁宗的恩泽 C. 仁宗的智慧 D. 仁宗的长寿
诗中“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表达了什么? A. 对仁宗的批评 B. 对仁宗的敬仰 C. 对仁宗的哀思 D. 对仁宗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