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1:05
郓州新堂 曾巩 〔宋代〕
百尺丰堂汶水滨,鲁侯清燕此逡巡。 溪寒素砾偏宜月,壁莹黄金不受尘。 引客笙歌行处是,赏心花木四时新。 未应久作林泉生,天子今思旧学臣。
在汶水边上,有一座高达百尺的宏伟堂屋,鲁侯在这里清雅地宴请宾客,悠然自得。 溪水清澈,白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适宜,堂壁光亮如黄金,却不沾染尘埃。 这里常常有笙歌引客,赏心悦目的花木四季常新。 我不应该长久地隐居于山林泉石之间,因为天子现在正思念着像我这样的旧日学臣。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郓州(今山东郓城)任职时所作,描述了他在汶水边新建的堂屋,以及在此地的生活和感受。诗中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学问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郓州新堂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中“溪寒素砾偏宜月,壁莹黄金不受尘”一句,以月光下的白石和光亮的墙壁,形象地表达了堂屋的清幽和高洁。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长久隐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学问和政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政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隐居生活的矛盾心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壁莹黄金不受尘”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长久隐居 B. 得到朝廷重用 C. 远离政治 D. 放弃学问
答案:1. A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