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歌子(三之二)

《南歌子(三之二)》

时间: 2025-04-26 05:28:20

诗句

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

月屏风幌为谁开。

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

玉露沾庭砌,金凤动琯灰。

相看有似梦初回。

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0

原文展示

南歌子(三之二)
作者:秦观

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
月屏风幌为谁开。
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
玉露沾庭砌,金凤动琯灰。
相看有似梦初回。
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心上人的思念。首先,愁苦的心情使得发丝如香云般飘落,娇嫩的眼眸如水中玉石般美丽。月亮透过屏风和幌子,不知道为谁而开。天边的音信不知去向,让人百般猜测。露水沾湿了庭院的石阶,金凤似乎在琯灰上轻轻舞动。两人相视而望,仿佛梦境初回,让人感到美好又惶惶。而我只怕又将被抛弃,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注释

  • 愁鬓:因忧愁而变得杂乱的头发。
  • 香云:形容轻柔的头发。
  • 娇眸:美丽而娇嫩的眼睛。
  • 水玉裁:比喻眼睛如水中的玉石,清澈明亮。
  • 月屏风幌:月光透过纱帘和屏风。
  • 音耗:音信的消失。
  • 玉露:露水,形容洁白透明。
  • 金凤:传说中的凤凰,代表美好和吉祥。
  • 琯灰:一种乐器,可能指古代的笛或管乐器。

典故解析

本词虽无明确的典故,但涉及的意象如月光、露水、凤鸟等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美好、爱情和思念。特别是“金凤”的意象,常与吉祥、爱情的美好愿望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秦观看似写于其个人生活中的离别之苦,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爱情和离别的深刻体验。他的作品常常与个人的情感经历密切相关,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性。

诗歌鉴赏

《南歌子(三之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感受。开篇以“愁鬓香云坠”点明了词人的忧愁心境,紧接着“娇眸水玉裁”描绘了心上人美丽的眼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光透过屏风,似乎在询问爱情的归属,这样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诗中后半部分的描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露珠沾湿庭院,金凤轻舞,既象征着美好的憧憬,也暗示着爱情的脆弱与变幻。最后两句“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直白地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恐惧,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在情感的抒发上细腻而深刻,意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愁鬓香云坠:因忧愁而使头发失去光泽,形如香云落下,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2. 娇眸水玉裁:美丽的眼睛如水中玉石,意味着对美的向往与珍惜。
  3. 月屏风幌为谁开:月光透过遮挡的东西,似乎在询问为谁而明亮,暗示未知的爱情归属。
  4. 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远方的音信不知何时会来,令人百般猜测和忧虑。
  5. 玉露沾庭砌:露水润湿了庭院的石阶,象征着清晨的宁静和思念的滋润。
  6. 金凤动琯灰:金凤轻舞,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带来生机。
  7. 相看有似梦初回:两人相视而望,仿佛梦境重现,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对重聚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恐惧,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娇眸水玉裁”比喻眼睛的美丽。
  • 拟人:如“月屏风幌为谁开”,将月亮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美好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鬓:象征忧愁与烦恼。
  • 娇眸:象征美丽与爱恋。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象征清新与脆弱。
  • :象征美好与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愁鬓香云坠”中的“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生气
    • D. 疲惫
  2. “玉露沾庭砌”中的“玉露”是什么?

    • A. 一种饮料
    • B. 露水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3. 诗中“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离别的恐惧
    •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秦观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但风格上,秦观的词更加婉约细腻,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和奔放。两者都呈现出对美好情感的深入挖掘,反映出宋代词人共同的情感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秦观研究》

相关查询

寄郑天休 次韵天平观文庞相公以久留塞下见寄 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二首 早秋夜坐 张生南归 祗答提举观文丁右丞 早秋 送黄昱秘校太平理掾 寄弋阳王学士 惠民堤河晚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苦饥 攴字旁的字 治道 国难当头 门口 不痴不聋 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烛残年 先字旁的字 瑰意奇行 羽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半宵 狼号鬼叫 桑黮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