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23:56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
作者:秦观 〔宋代〕
投晓理竿枻,溪行耳目醒。
虫鱼各萧散,云日共晶荧。
水荇重深翠,烟山叠乱青。
路回逢短榜,崖断点孤翎。
丛薄开罗帐,沦漪写镜屏。
疏篱窥窅窕,支港泛笭箵。
远溆依微见,哀猱断续听。
梦长天杳杳,人远树冥冥。
旅思摇风旆,归期数月蓂。
何时燃蜜炬,复听閤前铃。
在清晨的河边,我整理着船桨,顺着溪水前行,耳朵和眼睛都为这自然的美景而清醒。
虫子和鱼群各自悠然自得,天空与阳光交相辉映,宛如晶莹的宝石。
水中水草生机盎然,烟雾笼罩的山峦重重叠叠,青翠欲滴。
回头遇见了短暂的渡口,悬崖一断,孤独的翎羽点缀其中。
树林中开着罗帐,水波荡漾如镜面般光滑。
稀疏的篱笆透出缥缈的身影,支流上漂浮着笛声。
远处的水面微微可见,时而传来猿猴的哀鸣,断断续续。
梦里的长空无边无际,人远离时树影朦胧。
旅途的思绪随风飘荡,归期却还要数月。
何时点燃蜡烛,重新听到门前的铃声?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淇水居士,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词风清丽婉约,诗作也颇具情感表达。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是宋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首诗作于秦观游历德清时,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相结合,体现了他对游历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家的思考。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虫鱼的悠闲,山水的交融,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开篇“投晓理竿枻”,便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清新,诗人沉浸于这样的自然之中,耳目为之一振。
中间部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相当细腻,水草、山峦、渡口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眼中的美丽世界。此时,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虫鱼、云日的对比,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思索。而“梦长天杳杳,人远树冥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孤独的情感在自然的美景中愈发深刻。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回归、思念、孤独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一个内心世界的独白。尤其是结尾“何时燃蜜炬,复听閤前铃”,更是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期待推向高潮,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归家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展现了在游历中的感悟与反思。
诗中“虫鱼各萧散”中的“萧散”指的是:
A. 聚集
B. 各自散去
C. 嘈杂
D. 闹腾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A. 水草
B. 云日
C. 孤翎
D. 渡口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什么?
A. 鱼
B. 山
C. 水
D. 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