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0:59
瑞鹤仙
正月十九成都词社展寿苏之会,用韵和之
作者: 赵熙 〔清代〕
锦城灯又歇。南飞鹤,过了苏门一月。
岷峨此高节。借松醪三奠,香通奎阙。
多时战血。坐中人都换素发。
似仇仙命否,经八百年,一般磨蝎。悽绝。
金莲玉局,孟博渊明,梦痕重叠。
风波片叶。三生影,托禅窟。
望西眉下拜,上元春暖,梅花同社尽发。
记熙宁丁巳,公正济南咏雪。
这段诗歌描绘了成都的灯火已然熄灭,南飞的仙鹤已经过了苏门一个月。岷山的高洁气节使人感慨,借着清香的松酒三次祝酒,香气飘散至天宫的奎星。经历了许多战乱,坐在这里的人们都已换上了白发。是否如同仇仙的命运,经过八百年,都是相同的磨难,令人悲切。金莲玉局中,孟尝和陶渊明的梦境交错重叠。轻舟在风波中飘荡,三生的影子托在禅窟之中。仰望西方,眉下恭敬地拜上元节的春暖,梅花与社团一起绽放。回忆起熙宁丁巳年,公正曾在济南吟咏雪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通诗书,尤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正月十九,成都词社展寿之会,反映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结合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情感。
赵熙的《瑞鹤仙》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怀的作品。开篇以“锦城灯又歇”引入,展现了成都的宁静与孤寂,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南飞的鹤象征着逝去的时光,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接下来的“岷峨此高节”则将目光转向高山,强调了高洁的品德与气节,借以对比当下人们的境遇。诗中提及的“借松醪三奠”,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多时战血”的出现,作品开始转向沉重,历史的伤痛与个人的宿命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人们在岁月洗礼下的无奈与苦楚。
从“金莲玉局”到“孟博渊明”,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得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相辉映。结尾的“梅花同社尽发”,既有春暖花开的希望,也暗含着对团聚与美好生活的渴望,正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感的表达既细腻又深刻,展现了赵熙作为清代词人的独特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成都
C. 南京
D. 上海
“南飞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光的流逝
C. 战争
D. 自然
“岷峨此高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高洁精神的追求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