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时间: 2025-05-07 22:59:56

诗句

一廛栖万玉。

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

乡山画中绿。

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

精庐云覆。

耿寒灯、谁窥夜读。

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

遐嘱。

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

百年芳躅。

芸欲烬,得君续。

笑当时料理,鼲裘银饼,枉自钞胥暗属。

伫归帆、珍箧藏山,抚松倚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6

原文展示

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金兆蕃 〔清代〕

一廛栖万玉。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
乡山画中绿。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
精庐云覆。耿寒灯谁窥夜读。
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
遐嘱。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
百年芳躅。芸欲烬,得君续。
笑当时料理,鼲裘银饼,枉自钞胥暗属。
伫归帆珍箧藏山,抚松倚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书斋,仿佛栖息着万颗美玉,深深地保护着幽兰,春天的温暖弥漫在空谷中。
乡村的山水如同一幅画,给疲惫的旅人带来慰藉,小窗前悬挂的横幅增添了情趣。
精致的书房被云雾笼罩,寒灯下谁在夜读?
感叹在平安时代中,文人风流的气度,坐拥着如石渠般的绿意。
远方的书信,丹墨铅笔,经过万遍的摩挲,郡斋的新录。
百年的芳华印记,如今已然衰退,唯愿有你来续写。
笑谈当年的安排,穿着貂裘,享用银饼,白白让那些旧事埋没。
静静地等待归来的帆船,珍藏在山中,倚着松树,靠着竹子。

注释

  • 一廛:指一间小屋,书斋。
  • 万玉:比喻书籍或知识的珍贵。
  • 幽兰:指清雅的书斋环境。
  • 承平:指太平盛世。
  • 石渠:古代文人用来比喻文采的地方。
  • 丹研铅注:指书法或绘画的工具,表示书生的学习和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兆蕃,清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见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反映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是在金兆蕃的书斋中创作,表达了对书籍和学习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时代背景是清代的太平盛世,文人们的生活安逸,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诗歌鉴赏

《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书斋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构筑了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文化的积淀。特别是“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书斋的清雅与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幽静的空间中,感受着书香四溢的气息。同时,词中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百年的芳华已然逝去,唯愿有知己共续前缘,这种情感深切而真挚。

整首词用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书籍、自然和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词中通过灯下夜读的形象,暗示了对于知识的渴求与精神的追求,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气质与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廛栖万玉:书斋如同一间小屋,栖息着无数珍贵的书籍。
  2. 仗深护幽兰:书斋的环境静谧,仿佛深处幽兰的庇护之下。
  3. 春温空谷:春天的温暖散布在空旷的山谷中,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4. 乡山画中绿:乡间的山水好似画中一般,清新悦目。
  5. 慰倦旅心情:带给疲惫心灵的安慰,舒缓旅途的倦意。
  6. 小窗横幅:小窗前悬挂的横幅,增添了书房的温馨与情趣。
  7. 精庐云覆:精致的书房被云雾笼罩,带来一种梦幻的感觉。
  8. 耿寒灯谁窥夜读:在寒冷的夜晚,有谁在灯下静静阅读?
  9. 叹承平向巩风流:感叹在太平时代文人风流的气度。
  10. 坐拥石渠天绿:坐在这里,享受着如石渠般的绿意与清新。
  11. 遐嘱:遥寄的书信。
  12. 丹研铅注:书法绘画的工具,象征着学习的热情。
  13. 万遍摩挲:反复揣摩,表现对书籍的珍重。
  14. 郡斋新录:新近的书籍记录。
  15. 百年芳躅:百年的印记与追忆。
  16. 芸欲烬,得君续:希望有知音续写未完的篇章。
  17. 笑当时料理:回忆起当时的安排与计划。
  18. 鼲裘银饼:穿着貂皮,享用美食,象征富贵与享乐。
  19. 伫归帆珍箧藏山:静静等待归来的船,珍藏在山中。
  20. 抚松倚竹:倚靠松树与竹子,寄情于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书斋如同一间小屋,栖息着无数珍贵的书籍”。
  • 拟人:如“寒灯谁窥夜读”,给灯赋予了生命。
  • 对仗:如“抚松倚竹”,展现了词人的修辞技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表现了文人情怀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兰:象征清雅、高洁的文化追求。
  • :象征知识与启迪。
  • 书籍:象征智慧与人生经验。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承平”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状态?

    • A. 战乱时期
    • B. 太平盛世
    • C. 动荡时代
    • D. 贫困时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万遍摩挲”是指对__的珍视。

  3. 判断题:这首词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厌倦。(对/错)

答案

  1. B
  2. 书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描写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 《登高》(杜甫):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瑞鹤仙》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地表达情感,而后者则通过书斋生活的描绘展现文人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画堂春 雪 画堂春 几番镜里试新衣 画堂春 湖上采莲 画堂春 春暮病起即事 画堂春 雪后和王文夫韵 画堂春 画堂春·小院 画堂春 西湖偶作次辰六韵 画堂春 萱花 画堂春 题画屏雪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苦身 艰难竭蹶 被发入山 刍荛之见 飠字旁的字 枯木逢春 环肥燕瘦 绞丝旁的字 坱轧 霞腾 鬯字旁的字 舚舑 业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王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