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4
入春快晴,桃柳争发,一夕凄风忽起,薄寒中人,念乱思乡,漫谱此阕。
渐垂杨碍月,惊梦醒日暮,飘风弗弗。春心共花发。怨东皇仍吝芳菲佳节。凭阑意怯。剩悄寒偷犯嫩叶。是韶光负汝,刚展露桃,枉惹狂蝶。独向天涯陨涕,揽镜慵看,几添华发。啼鹃迸血。迷归路,罥荒葛。念家山可有,飞云传意,腥埃何计尽拨。任人寰换劫。莺语啭来自滑。
春天的阳光明媚,桃树和柳树争相绽放,然而一夜之间,突然刮起凄冷的风,在这薄寒中,思乡之情愈发混乱,于是我漫然谱写了这首词。
柳枝低垂,遮住了明月,我在梦中惊醒,已是黄昏时分,微风轻轻吹拂。春天的心情和花的绽放交织在一起。我怨恨东皇(春天的神明)仍然吝啬不肯让我们享受这美好的节日。我倚栏而立,心中怯懦,只有那寒风悄悄侵袭嫩叶。难道这美好的时光辜负了你吗?桃花刚刚绽放,白白招惹了那些狂野的蝴蝶。我独自向天涯落泪,照镜子懒得打扮,额头上又添了几丝白发。杜鹃啼鸣,鲜血淋漓。归路迷茫,缠绕在荒草间。家乡山水是否还在?飞云能否传递我的思念?面对这些尘世烦恼,我又如何能彻底摆脱?任凭人世变换,莺鸟的歌声依旧从远处传来。
龙榆生(1885年-1944年),字子华,号秋雨,现代诗人,曾任教于多所大学,致力于诗词的创作与传播。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兼具传统与创新。
本诗作于春季,诗人因春寒和思乡之情而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瑞鹤仙·入春快晴》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体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复杂感受。开篇描绘了春日的明媚与桃柳争发的生机,然而紧接着的“凄风忽起”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展现了春天的脆弱与无常。诗人通过“怨东皇仍吝芳菲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光流逝和佳节未能尽兴的怨怼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渐垂杨碍月”、“啼鹃迸血”等,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映衬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尤其是“独向天涯陨涕,揽镜慵看”,表现了对岁月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深邃而真挚。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春天喜悦与思乡之情的交织,触动人心。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春天的欣赏与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在春寒中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中“东皇”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明?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渐垂杨碍月”中的“杨”指的是什么?
a) 杨树
b) 柳树
c) 桃树
d) 梅树
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惋惜
c) 愤怒
d) 平静
《瑞鹤仙·入春快晴》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龙榆生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