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蓦山溪·凝神遐想

《蓦山溪·凝神遐想》

时间: 2025-05-03 21:34:54

诗句

凝神遐想,始固铅中雪。

滋长是黄芽,使金乌、相攀朗月。

黄婆匹配,别是一家风,龙吟啸,虎咆哮,此个谁分别。

人还去欲,酸辣餐须节。

滋味要堪尝,任清虚、五神畅悦。

元阳守定,育养得神灵,功成就,去朝元,住世无休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54

原文展示

蓦山溪·凝神遐想
作者: 王哲 〔元代〕

凝神遐想,始固铅中雪。
滋长是黄芽,使金乌相攀朗月。
黄婆匹配,别是一家风,
龙吟啸,虎咆哮,此个谁分别。
人还去欲,酸辣餐须节。
滋味要堪尝,任清虚五神畅悦。
元阳守定,育养得神灵,
功成就,去朝元,住世无休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凝神静思,仿佛在铅中看到雪花的纯洁。
滋长的黄芽,如同金乌在皓月中交相辉映。
黄婆的配偶,别有一番家风,
龙吟虎啸,这又是谁来分辨呢?
人们的欲望依然存在,酸辣的餐食需有所节制。
滋味应当细细品尝,让清虚的五神尽情畅快。
元阳守护稳定,培养出神灵,
功业已成,朝拜元始,世间生活无休止。

注释

  • 凝神: 集中精神,专注思考。
  • 铅中雪: 比喻纯洁的事物,可能指内心的清净。
  • 金乌: 传说中的太阳鸟,象征光明与生命。
  • 黄婆: 可能指一种特定的人物象征,含有家庭的象征意义。
  • 龙吟虎啸: 形容气势磅礴的声音,暗示力量与威严。
  • 五神: 道教中指五种神灵,涉及精神与物质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悟,表现了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诗歌鉴赏

《蓦山溪·凝神遐想》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象的诗。诗人在静思中体悟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真谛。开篇“凝神遐想,始固铅中雪”,以铅中雪的隐喻,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纯洁,暗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接着,诗人用“滋长是黄芽”来象征生命的成长,而“金乌相攀朗月”则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统一。

诗中“人还去欲,酸辣餐须节”,反映出对欲望的克制与对生活的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忘记精神的滋养。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渴望,暗示着顺应自然法则、追求内心和谐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凝神遐想: 表达诗人静心思考,进入一种冥想状态。
  2. 始固铅中雪: 开始描绘内心的宁静与纯洁。
  3. 滋长是黄芽: 生命的成长与希望。
  4. 使金乌相攀朗月: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黄婆匹配: 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6. 别是一家风: 家庭文化的独特性。
  7. 龙吟啸,虎咆哮: 形容大自然的雄壮气势。
  8. 此个谁分别: 反映人与自然的难以分割。
  9. 人还去欲: 关注人的欲望与需求。
  10. 酸辣餐须节: 生活的节制与智慧。
  11. 滋味要堪尝: 生活的美好需要细细品味。
  12. 任清虚五神畅悦: 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13. 元阳守定: 道教的宇宙观与自然法则。
  14. 育养得神灵: 精神的升华与追求。
  15. 功成就,去朝元: 实现理想,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16. 住世无休歇: 人生的无尽追求与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 “铅中雪”比喻内心的纯净。
  • 拟人: “龙吟啸,虎咆哮”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 整首诗韵律和谐,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哲思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纯洁与无暇。
  • 黄芽: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金乌: 太阳的象征,代表生命与光明。
  • 龙吟虎啸: 力量与威严的象征。
  • 清虚: 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凝神遐想”中“凝神”是什么意思?
    A. 决心 B. 集中精神 C. 放松

  2. 本诗中“金乌”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3. “滋味要堪尝”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复杂 B. 生活的美好 C. 生活的单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王哲的《蓦山溪》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思,李白通过月光引发思乡,王哲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两者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但表达的情感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辛卯三月金沙道中 谢惠小鲜 晓起四山积雪 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 问赵存礼分竹 文昌灯牌 为清溪邓茂林督工筑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尾赤 韦字旁的字 表里受敌 立功 龙开头的成语 三撇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撞府冲州 星移漏转 稠人广座 效业 惷惷 子字旁的字 草立 正色直绳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