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二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0:41:19

诗句

浮生难挹鲁灵光,风义羊求事渺茫。

两晋书亡王内史,六朝人剩沈东阳。

金仙次第辞西汉,宫女凭谁说上皇。

惆怅钟期来海畔,断琴弹落一天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1:19

原文展示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二
作者: 袁枚

浮生难挹鲁灵光,风义羊求事渺茫。
两晋书亡王内史,六朝人剩沈东阳。
金仙次第辞西汉,宫女凭谁说上皇。
惆怅钟期来海畔,断琴弹落一天霜。

白话文翻译

浮生难以捕捉鲁迅的灵光,风义与羊的追求变得渺茫无际。
两晋时期的书籍已经亡失王内史的事迹,六朝遗民中剩下沈东阳。
金仙们一个个辞别了西汉,宫女们又有谁能诉说上皇的情事?
惆怅中,钟期来到海边,断弦的琴声落下了一整天的霜。

注释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
  • 鲁灵光:鲁迅的灵光,意指才华横溢或思想深邃的人。
  • 风义:指有风度的义士。
  • 羊求:指追求志向的人。
  • 两晋: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西晋和东晋。
  • 王内史:指王导,东晋的开国功臣。
  • 沈东阳:沈约,南朝宋的文学家。
  • 金仙:指西汉时期的神仙。
  • 宫女:指皇宫中的女侍。
  • 钟期:钟期是古代著名的琴师,寓意对音乐的追求和对美的感叹。
  • 一天霜:比喻心情的悲凉与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华,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诗歌和散文领域有极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二》创作于清代,借助兰亭的意象表达对古代文人雅士的追思与惆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袁枚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浮生难挹鲁灵光”,表明了生命短暂,难以把握灵光一现的真理,显示出一种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无奈。接下来的“风义羊求事渺茫”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理想抱负的渺小与无力。

接着,诗人提到“两晋书亡王内史”,通过王导的失落,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而“六朝人剩沈东阳”则指出,虽然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流传,但真正能留下的不过是一些文化的影子。进入后两联,诗人描绘了金仙们的离去与宫女的无奈,抒发了对历史人物与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惆怅。

最后以“惆怅钟期来海畔,断琴弹落一天霜”收尾,钟期的再现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是再美的音乐与情感,也难逃时光的流逝,最终只留下孤独的琴声与无尽的惆怅。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浮生短暂,难以把握鲁迅的灵光,抒发了对生命和才华的渴望与无奈。
  • 第二句:表达风义与羊的追求变得渺茫,突显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第三句:提到历史的损失,感慨王内史的事迹已不可追。
  • 第四句:沈东阳作为遗民,体现出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流逝。
  • 第五句:金仙的辞别象征着辉煌时代的结束,暗示历史的更迭。
  • 第六句:宫女无力诉说上皇的情感,展现了权力与身世的无奈。
  • 第七句:钟期的到来象征着对音乐的向往,却又伴随着断琴的悲凉。
  • 第八句:整首诗在“落霜”中结束,寓意着时间无情与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浮生”比喻生命之短,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金仙”、“宫女”等意象,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沉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惆怅与无奈,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短暂与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生: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鲁灵光:代表才华与灵感的瞬间。
  • 金仙:象征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 钟期:音乐的象征,代表对美的追求。
  • :象征孤独与悲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生”主要指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短暂的生命
    C. 美好的回忆

  2. “两晋书亡王内史”中的“王内史”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王导
    C. 王安石

  3. 诗中“惆怅钟期来海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失落与惆怅
    C.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经典之作,探讨了友情与时光流逝的主题。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袁枚与李白的诗风:袁枚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偏向豪放与自由的表达。两者在主题上均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袁枚《随园诗话》
  • 《清代诗人全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其三 和赵仲敬咏雪 满庭芳 蒙师父训诲 满庭芳 满庭芳 送俊民之化州 满庭芳 继重阳韵藏头 满庭芳 未欲脱家 满庭芳 赠泾阳县二女姑 满庭芳(萍) 满庭芳 秋日寄怀凝晖大姊 满庭芳 谢咸阳王法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灵夔 环卫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众口销铄 随语生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竖心旁的字 置手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魂梦为劳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谷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以玉抵乌 包含捶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