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8
盘古冢诗
作者: 袁枚 〔清代〕
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
能将莽莽乾坤辟,亦复萧萧邱陇寒。
数典更无前辈在,留坟似与后人看。
不将死例当头定,世上纷纷事更难。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盘古的墓地,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与现实的思考。诗中提到,盘古的姓名已经虚无,世人对他的身份也逐渐淡忘,当年谁曾为他准备葬礼和衣冠?盘古曾开天辟地,但如今的天地依旧萧条寒冷。古代典籍中再无前辈的存在,只留下一座坟墓,似乎在向后人展示历史的痕迹。但在世间万象纷繁之中,死亡的标准不应被视为绝对,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事务更加复杂难解。
作者介绍: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湘,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散文风格而著称,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盘古冢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袁枚对历史人物与历史遗迹的思考。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天地的巨人,诗中通过对盘古墓地的描写,传达了对伟大历史的敬仰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盘古冢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盘古这一伟大神话人物的遗迹,诗人通过对盘古的墓地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无奈。开头两句,诗人以“名字虚无姓渺漫”引入,表现出对盘古身份的遗忘和无奈。这种虚无的感觉在“葬衣冠”中得到深化,暗示历史的伟人即便有辉煌的成就,最终也难逃尘埃。接着,诗人提到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而如今的世界却显得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指出古籍中再无前辈的身影,只留下象征的坟墓,似乎在提醒后人对历史的关注与思考。诗句“世上纷纷事更难”则是对生活复杂性的总结,表明即使是伟大的历史人物也难以被绝对化,死亡的标准并不应成为一切的界限。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溯,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及历史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历史的遗忘与对伟大人物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复杂性的反思,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盘古的名字是如何描述的?
A. 显赫
B. 虚无
C. 辉煌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莽莽乾坤”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天地
C. 山川
答案:B
诗人认为历史的重要性在于?
A. 死亡的绝对性
B. 留下的坟墓
C. 生活的复杂性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袁枚的《盘古冢诗》更加关注历史与生命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流露。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关注的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