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23
西斋小松二首
作者:元稹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全诗翻译:
第一首:
松树比我还矮,但清风却早已来临。
更何况树枝上覆盖着白雪,微微摇曳着月光的波光。
幽雅的身姿占据了一片安静的土地,难道能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吗?
只怕最后的房屋会倾倒,那时你该如何应对呢?
第二首:
新幼的枝条簇拥着嫩黄的叶子,纤细的枝条像素指般聚拢。
柔软的苔藓渐渐依偎在枝条上,短短的莎草还半生半枯。
清风日日夜夜高升,凌云的意志何时能够实现?
千年盘绕的老龙,鳞片自此开始生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稹,唐代诗人,生于779年,卒于831年。他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写于元稹在西斋(其隐居之所)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沉思。松树的意象象征着顽强与坚韧,清风和雪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这两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诗中将松树与作者的身世相提并论,意在表达一种自谦的态度。松树虽短小,却在清风和雪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作者对人生和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思考。
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松树的新芽和生长状态,暗喻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清风的呼啸与老龙的盘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整体上,诗歌通过松树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勇敢面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元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体现了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命延续的希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松树短于我”,这是为了强调什么?
“千岁盘老龙”中的“老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