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其二 木犀

《鹧鸪天 其二 木犀》

时间: 2025-05-06 19:55:16

诗句

麝粟纷纷照眼黄。

月中清艳压群芳。

愁多莫放釭花短,坐久能禁夜色凉。

金鼎术,玉函方。

他时倚树肯相忘。

马蹄行遍淮南道,只有罗衾是旧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55:16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二 木犀

麝粟纷纷照眼黄。
月中清艳压群芳。
愁多莫放釭花短,
坐久能禁夜色凉。
金鼎术,玉函方。
他时倚树肯相忘。
马蹄行遍淮南道,
只有罗衾是旧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景:芳香的麝香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映照得眼前一片金黄。月光下的花朵显得格外清丽,胜过了其它花。心中忧愁的情绪不应因短暂的花期而加重,久坐在这里,夜色逐渐凉爽。提及金鼎的技艺,和玉函的方寸,似乎在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将来若能在树下相依,忘却一切烦恼,那是多么美好!如今,马蹄声响遍淮南的道路,唯有那旧时的罗衾,依然带着熟悉的香气。

注释

  • 麝粟:麝香的一种,香气芬芳,常用来形容香味。
  • 压群芳:比喻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显得尤为美丽。
  • 釭花:指的是蜡烛,暗喻时间的短暂。
  • 罗衾:一种轻薄的被褥,这里象征着温暖的旧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易霖,近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或许寄情于自然,以此表达内心的忧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其二 木犀》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夜色与香气的世界。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体意境兼具深邃与清新。起句以“麝粟纷纷照眼黄”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香气扑鼻的场景,接着月光照耀下的花朵显得更加娇艳,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内心的忧虑,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因短暂的花期而感到忧愁,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夜色的凉意逐渐来临。后半部分提到金鼎术与玉函方,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往昔的眷恋。最后一句以“马蹄行遍淮南道”结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怀旧的气氛,只有那份旧香仍在心头萦绕,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第一句描绘了香气四溢的场景,第二句强调月色之美,第三句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第四句则是对夜色的感受。后面的句子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与心中对旧情的眷恋,最后以马蹄声和旧香结尾,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思。

  •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手法,营造出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如“金鼎术,玉函方”体现了对过去的追忆。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透出一丝忧伤而又温暖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麝粟:象征着美好和珍贵的事物。
  • 月光:代表纯洁与明亮,常用以比喻美好事物的出现。
  • 釭花:象征流逝的时间与短暂的美好。
  • 罗衾:代表温暖的情感和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麝粟”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香料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古玩

  2. “月中清艳压群芳”中“压群芳”意为? A. 超越众多花卉
    B. 伤害其他花卉
    C. 使花卉凋谢
    D. 引来众多花卉

答案:1-B,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易霖的这首《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杨易霖则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女性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念奴娇·三闾何在 念奴娇·楚湘旧俗 水龙吟·先来花较开迟 水龙吟·昼长帘幕低垂 水龙吟·暮天丝雨轻寒 孤鸾·荆溪清晓 西江月·春事三分之二 水龙吟·暮云低锁荒台 摸鱼儿·正桃花 摸鱼儿·正挑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有缘千里来相会 集思广益 一面之识 川字旁的字 风流博浪 蝗虫 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个的成语 矢字旁的字 终篇 鞴液 百计千方 户字头的字 空谷之音 猥衰 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