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甲申1944暮春中大北大楼凭眺

《鹧鸪天·甲申1944暮春中大北大楼凭眺》

时间: 2025-05-10 07:56:38

诗句

历劫神墟旧海桑。

回天有梦亦苍凉。

一行迷雁沉空碧,一片残山挂夕阳。

家国事,费评量。

中宵风雨每回肠。

休言故圃秋容淡,枫叶红分万树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38

原文展示

鹧鸪天·甲申1944暮春中大北大楼凭眺
——喻蘅

历劫神墟旧海桑。
回天有梦亦苍凉。
一行迷雁沉空碧,
一片残山挂夕阳。
家国事,费评量。
中宵风雨每回肠。
休言故圃秋容淡,
枫叶红分万树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历经灾难后的景象,曾经的繁华如今已成废墟。虽然心中依旧怀有梦想,但回首往事,难免感到苍凉。空中飞过的一行雁影,和夕阳下的残山,似乎都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国家的兴亡、个人的命运,都是难以评判的。夜深风雨交加,心中难免惆怅。不要说故乡的秋天景色已经淡薄,枫叶依旧红得如同万树霜染。


注释

字词注释

  • 历劫:经历过的坎坷及灾难。
  • 神墟:指空荡荡的地方,形容失落的景象。
  • 海桑:原本繁华的地方,现在却成了荒凉。
  • 回天:指回到过去,梦想的渴望。
  • 迷雁:迷失方向的雁,象征漂泊与孤独。
  • 残山:形容破败的山岭,代表衰败的家国。
  • 费评量:难以评判,犹豫不决。
  • 回肠:形容心中感慨、忧伤。
  • 故圃:故乡的园圃,象征思乡之情。
  • 秋容淡:秋天的景色显得凋零、淡薄。
  • 万树霜:形容枫叶红得如同霜染的景象。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迷雁”,古时常用来比喻漂泊失落的人。“残山”则可以引申为对故国的思念,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蘅(本名喻秀华),近现代著名女诗人,参与过抗日战争,诗风优雅,常以情感细腻见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以个人的情感寄托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开篇的“历劫神墟旧海桑”便以浓厚的历史感,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诗人通过“回天有梦亦苍凉”表现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落,带有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情感。

词中“迷雁”和“残山”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迷失的雁群在空中沉浮,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而夕阳下的残山,象征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沧桑感。在面对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命运时,诗人发出“家国事,费评量”的感叹,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难以决断的情感。

最后两句“休言故圃秋容淡,枫叶红分万树霜”,在悲伤之余,仍然保留了一丝对故乡美景的眷恋。尽管秋天的景色显得苍凉,但枫叶的红色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韧性,象征着希望。整首词在哀伤中透着坚韧,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劫神墟旧海桑”:经历了无数劫难,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成荒凉。
  • “回天有梦亦苍凉”:心中虽仍怀有梦想,但回望往日,却感到无比凄凉。
  • “一行迷雁沉空碧”:一行迷失方向的雁在空中飞翔,象征着漂泊与孤独。
  • “一片残山挂夕阳”:夕阳映照下的残破山峦,传递出无尽的哀愁。
  • “家国事,费评量”:关于家国的事情,难以评判与思量。
  • “中宵风雨每回肠”:夜深风雨交加,内心感慨万千。
  • “休言故圃秋容淡”:无须再说故乡的秋天景色已显得淡薄。
  • “枫叶红分万树霜”:然而枫叶依旧红透,宛如万树霜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国比作“废墟”,突出衰败感。
  • 拟人:描写“迷雁”,赋予其情感,增强孤独感。
  • 对仗:如“家国事,费评量”,增强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沧桑历史的感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情感丰富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迷雁:象征漂泊与孤独。
  • 残山:象征破败与无奈。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悲凉。
  • 枫叶:象征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迷雁”象征什么?
    A. 漂泊与孤独
    B. 幸福与团圆
    C. 努力与奋斗

  2. “家国事,费评量”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家庭的和谐
    B. 国家未来的忧虑
    C. 个人的事业成功

  3. 诗中提到的“枫叶红分万树霜”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绝望
    B. 对生命的希望
    C.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静夜思》——李白:同样流露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同题材:杜甫的《春望》与喻蘅的《鹧鸪天》,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风格各异但情感一致。
  • 不同诗人:李白与喻蘅同样以故乡为主题,但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情壮志,而喻蘅更显柔情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抗战时期的文学与文化》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 黄后溪招饮江楼陪黄东石 洞仙歌 绿毛龟 洞仙歌 庄子观泉 洞仙歌 其二 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洞仙歌 题《寒梅图》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 七夕后二日携玉可泛舟葑门荷荡观白莲,遇雨,用东坡韵连句纪游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包含躁的词语有哪些 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率土归心 竖心旁的字 次结尾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包含视的成语 入阁登坛 苦心人 情意 怀铅握椠 谋如泉涌 折文旁的字 客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撒星 四方志 目瞪口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