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0:36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巴童巫女竹枝歌,
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
长闻教我复如何。
这首诗的意思是:巴东的童子和巫女唱着竹枝歌,心中怨恨的人究竟是谁呢?我暂时听了这歌,虽然感到怅然,但又想问你,长久地听下去,我该如何是好呢?
诗中提到的“巴童巫女”,反映了当时巴东地区的民俗文化,巫女在古代多与神灵沟通,歌声则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愿望。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关注民生,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与李侍御的交往期间,通过竹枝歌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巴东地区的民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了童子与巫女在歌唱,营造了一种轻松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诗人以“怨咽”引入对情感的思索,表达了对人世间愁苦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发出了对未来的困惑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困惑时的无助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巴童巫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情感的思索与无奈,反映了人世间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巴童巫女唱的是哪种歌?
诗中“懊恼何人怨咽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最后的问题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听竹枝赠李侍御》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注重于豪放与壮丽的自然景色,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