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0:53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我花重金购买美丽的女子,最终挑选了三四枝如花的她们。
然而,歌舞使我心力交瘁,等到我一朝离世,她们却再也无法相随。
这首诗中提到了对美的追求和享乐生活的短暂性,反映了唐代对歌舞娱乐的热衷以及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唐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歌舞妓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最终失去的无奈。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提倡诗歌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喜爱。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之时,可能是他对往昔享乐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感慨。唐代社会繁华,妓女文化盛行,诗人通过对妓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逝去的忧伤。
《感故张仆射诸妓》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中“黄金不惜买蛾眉”表明了诗人对美的追求,象征着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逐。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纵使拥有了美丽的女子,最终也难逃“身去不相随”的命运。这种感慨让人深思,生命的短暂与美的无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凉的美。
诗中“歌舞教成心力尽”更是点出了享乐生活对人的消耗,虽美好却让人疲惫不堪。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与生命无常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引发了读者对美好与短暂的思考。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美与生命的无常,通过对妓女的描绘,表达了对享乐生活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的对立。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白居易的《感故张仆射诸妓》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黄金不惜买蛾眉”的意思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身去不相随”表达了什么?
答案:
这些资料将帮助深入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