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

《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

时间: 2025-07-27 21:45:38

诗句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

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

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5:38

原文展示: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
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
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白话文翻译:

白发的老者曾是我的旧相识,如今人们都说他才华横溢。
即使连鸡都不敢忘记桥公的话,我下马来寻找董相的坟墓。
冬天负薪虽已得以免去,邻居吹笛声我却无法忍受。
死生之间的契阔你无需再问,眼泪洒向西南的白云。

注释:

  • 郎中:古代官职名,指中级官员。
  • 眉州:今四川眉山,苏轼的故乡。
  • 安丘:今山东安丘,指董相的故居。
  • 桥公:指桥公(即桥玄),可能为某位文学家或前辈。
  • 董相:指董相如,古代著名的文人。
  • 契阔:指生死之别,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富有情感,风格多样,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苏轼在安丘探访董相故居时,表达了对往日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旧友的追忆,展现了苏轼深厚的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开头两句提到白发的老者,借此引入对文才横溢的旧友的怀念,表达怀旧情绪。接下来的“只鸡敢忘桥公语”,引人思考,鸡虽小,但也不忘前人的教诲,映射出对历史和人文的尊重。诗中“冬月负薪虽得免”,体现出生活的艰辛,而邻人吹笛却让诗人感到不堪,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则是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感情愈加沉重,仿佛让人感受到一股无法言明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和对友人的深情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点出白发老者的身世与才华,设定怀念的基调。
    • 第二联:“只鸡敢忘”句式生动形象,突显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第三联:生活的艰苦与邻人的欢声对比,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
    • 第四联:对生死的思考与情感的宣泄,展现诗人内心的苦闷。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发郎”和“冬月负薪”,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鸡的提及象征着对往事的铭记。
    • 拟人:邻人的笛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情境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老去和时光流逝。
  • :象征着对历史的铭记。
  • 冬月:代表艰苦与冷清。
  • 白云:象征远方与哀伤,亦代表对逝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郎”指的是谁?

    • A. 苏轼
    • B. 董相
    • C. 桥公
  2. “洒泪西南向白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悲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
  • 诗词对比:可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生离死别的主题上,展现不同的情感色彩与意象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四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三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二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一 蒋沙庄居十首 其十 蒋沙庄居十首 其九 蒋沙庄居十首 其八 蒋沙庄居十首 其七 蒋沙庄居十首 其六 蒋沙庄居十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年该月值 鹵字旁的字 笔开头的成语 铁杵磨针 龙骧虎峙 盼望 诈结尾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包含逡的词语有哪些 痛痛快快 蟠萦 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虽多亦奚以为 师延 骤淹 东窜西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