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子瞻墨竹

《题子瞻墨竹》

时间: 2025-05-02 04:54:15

诗句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4:15

原文展示:

题子瞻墨竹

眼入毫端写竹真,
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
问取人间老斲轮。

白话文翻译:

在笔尖上细致地描绘出逼真的竹子,
竹枝摇动,叶子高举,显现出它的精神。
因此知道幻影的事物是没有形象的,
请问世间的老木匠,如何才能创造出这样的轮廓?

注释:

  • 毫端:毛笔的尖端,此处比喻书法的技艺。
  • 竹真:真实的竹子。
  • 精神:这里指竹子的生气和活力。
  • 幻物:虚幻的事物。
  • 斲轮:指的是雕刻木材的工匠,暗指技艺高超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苏轼齐名,是“苏黄”派的重要代表。他的诗风豪放,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考。通过描绘墨竹,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切理解。

诗歌鉴赏:

《题子瞻墨竹》是一首表现书法艺术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眼入毫端”这一生动的描写,引导读者进入黄庭坚的创作境界,展现出他对竹子形态和精神的深刻观察。他将竹子的生动表现与诗人的创作过程紧密相连,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真实与灵动。诗中提到的“幻物出无象”,则表达了黄庭坚对物象与艺术的哲学思考,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内涵与外形的关系。整首诗气韵生动,透出一种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深邃理解,体现了黄庭坚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 眼入毫端写竹真:通过“眼入”展现了观察的深刻,笔尖的描绘使竹子显得真实。
  • 枝掀叶举是精神:竹子的枝叶在风中摇曳,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精神面貌。
  • 因知幻物出无象:意识到艺术表现的幻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模仿。
  • 问取人间老斲轮:以“老斲轮”作结,暗指要向经验丰富的匠人学习,强调技艺的传承与精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尖比作眼睛,体现了观察与创作的关系。
  • 拟人:竹子的“精神”赋予了竹子生命与活力。
  • 对仗:诗句中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黄庭坚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技艺的传承与提升。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追求。
  • :代表书法艺术及其精神,暗含了艺术创作的深邃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毫端”指的是哪个物品的部位?

    • A. 竹子
    • B. 毛笔
    • C. 纸张
  2. “因知幻物出无象”的意思是?

    • A. 只关注外形
    • B. 艺术表现的内在与外在
    • C. 物体的真实形象
  3. 诗人通过“问取人间老斲轮”想表达什么?

    • A. 对工艺的否定
    • B. 向经验丰富的匠人学习
    • C. 对老年人的敬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题子瞻墨竹》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现了对竹子的热爱,但黄庭坚更加注重技艺与精神的结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竹子的自然意境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词集》

相关查询

卫津别意送萧四泉 西湖避暑 谢父老 戚武毅公宝刀歌谢莱阳徐明府桂宝同年 潘伯寅侍郎滂喜斋拓先秦彝器歌 西楼野望 赋庭柏 寄衣诗 重游西湖 题莒口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鸿运当头 耒字旁的字 美孜孜 免税 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词结尾的成语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清都绛阙 不成气候 月字旁的字 敖世轻物 隐名埋姓 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收买人心 朝来暮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