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53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声色家有阱,轩裳仕之囚。
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
爱慕洗余习,清虚乐孤游。
亭亭隐仙岩,迎人入双眸。
稻色黄莽莽,溪光碧油油。
佳树残照满,高穹乱云流。
乍参樵牧群,辞气不婉柔。
性有书史癖,时逢甲兵休。
斯怀傥遂全,曩志不必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声色犬马的家中如同陷阱,身处仕途的自己正如囚徒般被束缚。迷失在繁华中而未曾觉察,如今终于决定启程回归田园。对清虚的向往洗净了旧习,乐于独自游玩。隐秘的仙岩亭亭而立,似乎迎接着来人。稻田一片金黄,溪水波光粼粼。美丽的树木沐浴在夕阳中,高空的云彩悠然飘流。偶尔遇见樵夫和牧童,辞气不再温柔。性格中有对书史的癖好,恰逢战乱已停。心中所怀的理想得以实现,过去的志向也不再需要回报。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邦彦,号双溪,宋代诗人。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田园、隐逸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时期,作者心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官场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归田》是一首充满田园情趣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声色家有阱”切入,直指繁华生活的虚假与束缚,表现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在对田园的描绘中,诗人用“稻色黄莽莽,溪光碧油油”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通过“亭亭隐仙岩”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要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的中段提到“乍参樵牧群”,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人群的偶然相遇,辞气不再温柔,象征着诗人对世俗交往的疏离。而“性有书史癖,时逢甲兵休”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尽管对书籍有着浓厚兴趣,但也因时代背景的动荡而感到无奈。
整首诗在表达归隐情怀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志向的释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归隐田园为主题,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声色”指什么?
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态度是?
“亭亭隐仙岩”中的“亭亭”形容什么?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较,刘子翚的《归田》更多强调了对现实的反思与解脱,而陶渊明则是直接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