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56
铃索无声讼牒稀,
雨余四野竞扶犁。
小亭独坐心无事,
满地绿阴山鸟啼。
铃铛声沉寂,诉讼文书稀少,
雨后田野间,农夫们争相耕作。
我独自坐在小亭中,心中无事,
四周绿荫满地,山鸟在欢快地鸣啼。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的宁静与社会的纷争形成对比,反映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农耕复兴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照。诗的开头提到“铃索无声讼牒稀”,将读者带入一个少有争吵与诉讼的宁静场景,暗示社会的安宁与和谐。接下来的“雨余四野竞扶犁”则描绘了雨后田野的生机,农夫们在辛勤耕作,体现了劳动的美好与重要性。
“小亭独坐心无事”一句,表现了诗人享受独处时光的闲适与安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静谧感。同时,“满地绿阴山鸟啼”则以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绿荫与鸟鸣不仅使环境更加宜人,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纷扰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反映了对社会纷扰的批判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词语与“铃索”最相关?
诗中“雨余四野竞扶犁”表达了什么主题?
“满地绿阴山鸟啼”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