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56
诗词名称: 壬午秋日观桥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人言秋日短,无事日更长。
篱落既补治,稼穑已涤场。
薄暮有微兴,悠然步东冈。
东冈枣与梨,累累半青黄。
幽菊虽未吐,已含风露香。
风物良可喜,客来有杯觞。
但使常如此,贫贱亦何伤。
人们都说秋天的日子短暂,而没有事情的时候,白天似乎更长。篱笆墙已修补完毕,农田的收割也已完成。傍晚时分略有兴致,悠闲地走到东边的土岗上。东岗上的枣树和梨树,果实累累,半青半黄。幽香的菊花虽然还未绽放,但已经散发出晨露的香气。自然的风光真令人喜爱,朋友来访时有酒杯相邀。只要生活常是这样,贫穷和困苦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相聚的重视。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真,号紫芝,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壬午秋日观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人言秋日短”引入,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无事日更长”则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秋日的田园景象,篱落的修补和稼穑的完成,展现了一幅丰收的画面。薄暮时分,诗人悠然自得地走在东冈,感受着自然的气息。此时东冈的果实半青半黄,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情景。
“幽菊虽未吐,已含风露香”一句,展现了秋天即将到来的气息。尽管菊花尚未盛开,但它的香气已经开始弥漫,象征着秋天的成熟和生命的延续。诗的最后两句“但使常如此,贫贱亦何伤”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认为只要生活平淡而快乐,贫穷又有什么关系呢?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倡导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远比物质的富裕更为重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稼穑”指的是什么?
A. 农业收获
B. 诗歌创作
C. 朋友聚会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贪图富贵
B. 安贫乐道
C. 忧虑时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