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

《木兰花》

时间: 2025-05-07 19:37:14

诗句

江头雨后山如髻。

催送新凉风有意。

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

小窗纹簟凉如水。

岁岁年年同此味。

眼前不忍对西风,梦里更堪追往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7:14

原文展示

木兰花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江头雨后山如髻。
催送新凉风有意。
月来杨柳绿阴中,
秋在梧桐疏影外。
小窗纹簟凉如水。
岁岁年年同此味。
眼前不忍对西风,
梦里更堪追往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雨后山景如同女子的髻发般美丽,清凉的秋风轻柔地吹来,月光洒在杨柳的绿荫之中,秋意在梧桐的稀疏影子外悄然流淌。小窗边的竹席凉如水,年复一年依旧是这样的滋味。眼前不忍直面西风的萧瑟,而在梦中更能追忆往事的温暖。

注释

  • 江头:指江边。
  • :女子的发髻,形容山的轮廓。
  • 催送:催促送来。
  • 绿阴:绿荫,指树木遮蔽的阴凉之处。
  • 梧桐:一种树木,秋天常落叶,象征凋零与思念。
  • 纹簟:纹理的竹席,指席子的图案。
  • 西风:秋风,代表变凉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希声,号梦溪,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表现诗人在雨后江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对往事的追忆,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呈现了一幅江边秋景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首句“江头雨后山如髻”将自然景色与女性之美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敏感的美学情怀。随着“催送新凉风有意”,诗歌的氛围逐渐转向清新,带有一丝凉意,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则通过月光下的杨柳和梧桐的影子,描绘了深秋的宁静与思考。诗人在小窗前感受到的“纹簟凉如水”,不仅是对自然的感知,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最终,诗人对“西风”的忍耐与梦中追忆往事的对比,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头雨后山如髻:描绘了雨后江边的山,形状像女子的发髻,生动形象。
    2. 催送新凉风有意:秋风轻轻吹来,似乎传递着某种情感。
    3. 月来杨柳绿阴中:月光洒在杨柳的绿荫下,增添了幽静的氛围。
    4. 秋在梧桐疏影外:秋天的意蕴在梧桐的稀疏影子中隐现。
    5. 小窗纹簟凉如水:窗边的竹席凉爽似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6. 岁岁年年同此味:每年都经历这样的秋意,感慨时间的流逝。
    7. 眼前不忍对西风:不愿面对秋风的凋零,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8. 梦里更堪追往事:在梦中更能追忆往事,表达了对过去的向往。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山如髻”)、拟人(如“催送新凉风有意”)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意象分析

  • 江头:象征着流转的时间与生命。
  • 山如髻:女性的美与自然的和谐。
  • 杨柳与梧桐:代表了秋天的宁静与哀愁。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江头”指的是哪里?
      • A. 河边
      • B. 江边
      • C. 湖边
    2. “小窗纹簟凉如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凉爽
      • C. 伤感
    3. 诗人对“西风”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不忍直面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了秋天的思绪与情感。
  • 诗词对比:与杜甫《月夜忆谢家》对比,均以自然景色寄托情感,但周紫芝更显细腻与柔美,而杜甫则更加沉重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卜算子 水仙 浣溪沙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浣溪沙 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 鹊桥仙·绣衾初展 蝶恋花·辛苦钱唐江上水 荷叶杯 戏效花间体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瓠的词语有哪些 神安气集 一扫而光 廾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羽林士 包含琢的成语 情至意尽 偏端 耂字旁的字 祸稔恶积 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战战栗栗 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忠悃 支公好 故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