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人咏蜡梅绝句因纪其事

《和人咏蜡梅绝句因纪其事》

时间: 2025-05-01 01:19:59

诗句

新诗湔拂自苏黄,想见当年喜色香。

草木无情遇真赏,岂知千载有馀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9:59

原文展示:

和人咏蜡梅绝句因纪其事 胡仔 〔宋代〕 新诗湔拂自苏黄,想见当年喜色香。 草木无情遇真赏,岂知千载有馀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胡仔模仿苏黄(苏轼和黄庭坚)的风格创作的,描述了对蜡梅的赞美。诗中表达了对蜡梅美丽和香气的喜悦,以及对这种自然之美被真正欣赏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千年之后,蜡梅的芳香依然会被人们所记住和赞美。

注释:

  • 新诗湔拂自苏黄:湔拂,洗涤、净化之意,这里指模仿苏黄的诗风。苏黄,指宋代诗人苏轼和黄庭坚。
  • 想见当年喜色香:想见,想象中见到;喜色香,指蜡梅的美丽和香气。
  • 草木无情遇真赏:草木无情,指自然界的植物没有情感;遇真赏,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
  • 岂知千载有馀芳:岂知,哪里知道;千载,千年;馀芳,指蜡梅的香气长久不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是他在模仿苏黄风格的基础上,对蜡梅的赞美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胡仔模仿苏黄诗风的基础上创作的,可能是为了表达对蜡梅美丽和香气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被真正欣赏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诗中“新诗湔拂自苏黄”一句,表明诗人是在模仿苏黄的诗风,展现了对前人诗作的尊重和学习。“想见当年喜色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蜡梅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喜悦。最后两句“草木无情遇真赏,岂知千载有馀芳”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即使千年之后,蜡梅的芳香依然会被人们所记住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永恒价值的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诗湔拂自苏黄:这句表明诗人是在模仿苏黄的诗风,展现了对前人诗作的尊重和学习。
  • 想见当年喜色香:这句描绘了蜡梅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喜悦。
  • 草木无情遇真赏:这句表达了自然界的植物没有情感,但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也能展现出其美。
  • 岂知千载有馀芳:这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即使千年之后,蜡梅的芳香依然会被人们所记住和赞美。

修辞手法:

  • 模仿:诗人通过模仿苏黄的诗风,展现了对前人诗作的尊重和学习。
  • 想象:通过“想见”一词,诗人运用想象来描绘蜡梅的美丽和香气。
  • 感慨:通过“岂知”一词,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永恒价值的认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以及对这种美被真正欣赏的价值的认识。

意象分析:

  • 蜡梅: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美丽和香气,以及自然之美的永恒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是模仿谁的诗风创作的? A. 苏轼 B. 黄庭坚 C. 苏轼和黄庭坚 D. 胡仔 答案:C

  2. 诗中“岂知千载有馀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蜡梅的香气短暂 B. 蜡梅的香气长久不散 C. 蜡梅的香气无人欣赏 D. 蜡梅的香气被遗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胡仔的这首诗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黄庭坚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汲 观潮阁 玉女潭 南岳 善权洞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邻之态壁间之什 归自南康寄怀朱使君 送千二十侄五首 文友 戒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汪洋大肆 火字旁的字 破镜重归 笔枪纸弹 挥拳掳袖 包含幢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挺而走险 悟禅 悬梁刺骨 食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胜遇 郢人斤斫 模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