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剔银灯 虫声

《剔银灯 虫声》

时间: 2025-04-27 04:49:36

诗句

沈李浮瓜日午。

洗不去、一襟烦暑。

暮霭成阴,飘风送响,石阶乱蛩吟雨。

嘈嘈在户。

敧侧处、病怀偏苦。

栩栩春驹能舞。

更有蜂衙臣主。

细意鸣秋,哀音若诉,做弄许多言语。

无情少绪,只须向、豆棚吞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9:36

原文展示:

沈李浮瓜日午。洗不去一襟烦暑。
暮霭成阴,飘风送响,石阶乱蛩吟雨。
嘈嘈在户。敧侧处病怀偏苦。
栩栩春驹能舞。更有蜂衙臣主。
细意鸣秋,哀音若诉,做弄许多言语。
无情少绪,只须向豆棚吞吐。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浮瓜在沉静中荡漾,夏日的烦闷无法洗去。
傍晚的云雾渐渐聚集,微风送来声响,石阶上昆虫在雨中乱鸣。
户外传来嘈杂的声音,心中郁结的苦楚在偏倚的姿态中愈加明显。
活泼的春马在舞动,而蜂鸟则如同朝臣般出入。
细微的秋声,哀怨的音调似在诉说着许多言语。
情感无情又少,却只需在豆棚下吞吐心事。

注释:

  • 沈李:指水中沉浮的李子,象征生活的宁静与闲适。
  • 浮瓜:浮在水面的瓜,寓意夏天的丰盈与清凉。
  • 暮霭:傍晚时分的云雾,表示一天的结束,带来阴凉。
  • 蛩吟:秋蝉的鸣叫,传达出秋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感叹。
  • 豆棚:豆类植物的棚架,常用作遮蔽,暗示隐秘与庇护。

典故解析:

“洗不去一襟烦暑”中的“襟”字,古代常用来形容胸怀的情感。这里代表着心中难以去除的烦恼与困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贻繁,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人情世态,语言清丽。其诗常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末秋初之际,诗人感受季节交替带来的情感波动,试图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烦恼与思绪。

诗歌鉴赏:

《剔银灯 虫声》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夏末秋初的时节里对自然的敏感感知和内心的细腻情感。诗中通过描绘浮瓜、暮霭与虫鸣等意象,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沈李浮瓜日午”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夏日气息的场景,接着“洗不去一襟烦暑”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不安,展现了人对自然气候的感受与对心境的反思。

随着诗句的推进,“暮霭成阴,飘风送响”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凉爽,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情绪的交融。诗中提到的“嘈嘈在户”与“病怀偏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似乎在倾吐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渴望。而“栩栩春驹能舞”则带来一丝活泼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心灵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沈李浮瓜日午:描绘夏日正午,水面上沉浮的李子和瓜,象征着宁静与丰盈。
  2. 洗不去一襟烦暑:表达诗人心中难以消去的夏日烦闷。
  3. 暮霭成阴,飘风送响:傍晚时分,云雾聚集,微风带来声响,体现季节变换的感受。
  4. 石阶乱蛩吟雨:昆虫在雨中鸣叫,表明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感叹。
  5. 嘈嘈在户:户外的喧闹声,反映出内心的焦虑与苦楚。
  6. 敧侧处病怀偏苦:倾斜的姿态象征着内心的郁结与无奈。
  7. 栩栩春驹能舞:春天的马儿活泼舞动,呈现出生命的朝气。
  8. 更有蜂衙臣主:蜜蜂如同朝臣般出入,暗示生活中的细腻与繁忙。
  9. 细意鸣秋,哀音若诉:细微的秋声似在倾诉,表达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10. 做弄许多言语: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交织,难以言表。
  11. 无情少绪,只须向豆棚吞吐:面对情感的无奈,诗人只好在豆棚下默默倾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沈李浮瓜”比喻生活的宁静与丰盈。
  • 拟人:将昆虫、春马等赋予生命与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嘈嘈在户”与“敧侧处病怀”,形成了节奏感与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情感的细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浮瓜:象征宁静与丰盈的生活。
  2. 暮霭: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3. 蛩鸣:代表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感叹。
  4. 豆棚:隐喻安静的庇护与心灵的倾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洗不去一襟烦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烦恼 C. 忧伤

  2. “栩栩春驹能舞”中的“春驹”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秋天的来临 C. 夏日的烦闷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秋夕》 vs. 《剔银灯 虫声》

  • 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前者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反思展现出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其三 题寒蝉秋菊图 浪淘沙 寄外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闺思 浪淘沙 拟游晋祠不果 浪淘沙慢•和清真 浪淘沙 浪淘沙 园林换叶,新绿满庭,晓起坐西轩下,见石榴新叶可玩,漫赋此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凿凿有据 义断恩絶 天随人原 失之眉睫 歹字旁的字 包含鸟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鬻子 直写胸臆 十里长亭 巳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窘弊 好戏连台 万古流芳 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