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时间: 2025-05-07 10:02:29

诗句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2:29

原文展示: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白话文翻译:

我问你是否能来宿,今天我却怀疑你是否会来。
琴匣空荡荡,夜里无人弹奏,手拍桌子自我安慰。
晨钟如金般响彻,霜寒中钟声悠扬,花儿催促蜡烛的燃尽。
清晨的野鸭在江边的栏杆下,双影随风飘荡不定。

注释:

  • 问子:指向朋友询问。
  • 宿:过夜。
  • 匣琴:琴的匣子,象征着乐器的闲置。
  • 早凫:早晨的野鸭,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 江槛:江边的栏杆。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知名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反映,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失落。诗中的“金吼霜钟”与“花催腊炬”可理解为时间流逝中人情冷暖的感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在大昌的经历中,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动荡年代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几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状态的感慨。开篇以“问子能来宿”引入,表达出对友人的期盼,接着用“今疑索故要”暗示出失落与不安。诗中“匣琴虚夜夜”描绘了孤寂的夜晚,琴声的缺失代表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求。诗的后两句,运用“金吼霜钟”和“花催腊炬”两组意象,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最后“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心中那份无法言说的惆怅与孤独。整首诗不仅有着流畅的音韵,更深刻地描绘了友谊与孤独的双重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子能来宿:表达对友人的期盼。
  • 今疑索故要:内心的不安与疑惑。
  • 匣琴虚夜夜:夜晚的孤寂,琴声的缺失。
  • 手板自朝朝:用手拍打桌子自我安慰。
  • 金吼霜钟彻:晨钟的响声穿透寒霜,象征时间的流逝。
  • 花催腊炬销:春花催促蜡烛燃尽,暗含生命的无常。
  • 早凫江槛底:自然景物带来孤独感。
  • 双影漫飘飖:友人的身影如梦般飘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匣琴”比作内心的空虚。
  • 拟人:钟声、花的催促赋予了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反映出作者在孤独中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体现出杜甫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孤独与失落。
  • 钟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 江槛: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寂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匣琴虚夜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2. “金吼霜钟彻”可以理解为?

    • A. 声音轻柔
    • B. 时间流逝
    • C. 友人的到来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战争
    • B. 友情与孤独
    •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孤独
  2. B. 时间流逝
  3. B. 友情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涉及思念,但杜甫更强调对友情的思念,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赋礼记 赋得魏都 和许侍郎游昆明池 安德山池宴集(安德,杨师道封号) 咏萤火示情人 送别 少年行 文德皇后挽歌 雨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除秽布新 羽字旁的字 顺亲 包含木的词语有哪些 遗臭万年 穷陬僻壤 鲁鱼帝虎 啼天哭地 趔趔趄趄 涎眉邓眼 热谩 包含肄的词语有哪些 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櫰香 彑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包含笙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