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0:58
古路
我生倦行路,此行欣不辞。
我岂与人异,厌闲乐驱驰。
王事当有行,忘身那自知。
闽盗入吾部,梅川作潢池。
白羽飞赤囊,碧油走红旗。
履霜戎不早,蔓草要勿滋。
士皆冲冠怒,人挟报国私。
我行梅始花,我归柳应丝。
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鲵。
休愁荦确路,即赋竞病诗。
我生来就厌倦走路,这次出行却心甘情愿。我怎会和别人不同呢,厌倦闲适乐于奔波。公事本应有所作为,却忘却了自己的身心。闽地的盗贼闯入我的部队,梅川成了浑浊的池塘。白羽箭飞向红色的囊袋,碧油旗帜在空中飘扬。霜冻来临时,战士们不应早早出征,蔓草也不可随意滋生。士人们都气冲冲地戴上帽子,个个心怀报国之私。我出行时梅花正盛开,我归来时柳树应当垂丝。总有一天我会挥舞弓箭,轻松一笑封住鲸鱼与鳖。别再为这崎岖的道路而忧愁,随即写下这首病态的诗。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著称,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的背景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以个人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古路》作为杨万里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开篇即道出诗人对行走的厌倦,却又在此行中找到了欣悦的心情,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责任的思考。接着,诗中提到“王事当有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而“闽盗入吾部,梅川作潢池”则暗示了外敌入侵造成的困扰和不安。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也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结尾的“休愁荦确路,即赋竞病诗”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鼓励自己不必为艰难的道路而烦恼,反而以诗歌记录心境,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对行路的态度是( ) a) 喜欢 b) 厌倦 c) 不在乎
诗中提到的“王事”指的是( ) a) 个人事务 b) 国家事务 c) 商业事务
“梅川作潢池”体现了诗人对( ) a) 自然的热爱 b) 社会现状的担忧 c) 战争的向往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