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8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
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
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
欲书花叶寄朝云。
全诗翻译:
初春时节,卫夫人刚刚卷起锦帷,绣被上仍堆着越国的公主。她垂手乱翻着雕刻精美的玉佩,低头翩翩起舞着华丽的郁金裙。石家那里的蜡烛何曾剪短?荀令的香炉可以静静地等待熏香。我仿佛是在梦中传递彩笔,想要书写花叶,寄托给晨曦的云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卫夫人”与“越鄂君”均为古代美丽女子的象征,体现了当时对女性美的向往与崇拜。石家蜡烛与荀令香炉则引申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出唐代士人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华丽,情感细腻,擅长用典,常以爱情、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牡丹》作于李商隐后期,正值其仕途不顺、心怀郁结之际。诗中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牡丹》是李商隐通过描绘牡丹的华美,寄托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忧虑。开首以“锦帏初卷卫夫人”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华丽而梦幻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女子的婉约与美丽。接下来的“绣被犹堆越鄂君”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高贵与典雅,使人不禁联想起古代佳人的风采。
诗中对细节的描写生动而细腻,“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通过动作描绘展现了女子舞姿的轻盈与妩媚,仿佛可以听到那轻盈的舞步与动人的音乐,传达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然而,随着“石家蜡烛何曾剪”一句的出现,诗的氛围转为一种淡淡的忧伤,蜡烛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暗示着美好的瞬间难以持久。“荀令香炉可待熏”则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最后两句“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诗人希望将心中的美好寄托于梦中,表达了其内心深处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牡丹》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致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卫夫人”指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A. 卫国的公主
B. 越国的公主
C. 鄂国的公主
“石家蜡烛何曾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舞蹈的赞美
C. 对生活的失落
诗中“欲书花叶寄朝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