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24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流莺在空中飞舞,时而整齐,时而散乱,
穿过小路,来到河边,禁不住自己的情绪。
那婉转的鸣叫难道没有深意?良辰美景未必就会有相聚的时机。
在风、朝露、夜色、阴晴的交替中,万家灯火时而开启,时而闭合。
曾经因春天的离别而感到痛苦,不忍再去倾听,凤城何处还有花枝?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诗风多以感伤、隐晦见长,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李商隐个人生活多舛之时。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生命和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流莺》是一首充满生命气息与感伤情怀的诗,诗中通过流莺的形象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首联“流莺漂荡复参差”,以流莺的自由飞翔引入,既表现出春天的生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浮动与不安。接着“度陌临流不自持”,流莺的行为仿佛映射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与难以自持的情感。
第三联“巧啭岂能无本意”,诗人反思流莺的鸣唱,不禁让人想起人与自然的关系,巧妙的鸣叫背后是否蕴藏着更深的情意?这引发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良辰未必有佳期”,美好时光并不总能与人相遇,表达了人生中的遗憾与错过。
最后两句则将视野扩展到万家灯火的开闭,描绘出生活的多样性与无常,正如“曾苦伤春不忍听”,对春天的伤感化作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在流动的意象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尽显李商隐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流莺》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良辰”指的是什么?
诗中“凤城何处有花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