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39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在明亮的月光下,灯光映照着整个帝都,繁华的都市中,香车和华丽的轿子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我身处其中却感到无所事事,看不到当今的繁荣盛景,心中羞愧,不想与乡里的人一同去追逐那紫姑的盛会。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才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李商隐的诗歌风格细腻,常包含感伤之情,且多以隐喻和象征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重要的代表之一。
《观灯乐行》创作于唐代元宵节期间,正值天下太平、繁华盛世之际。诗人身处盛大的灯会中,虽然身边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却因内心的无所适从而感到孤独与羞愧,这种情感反映了他对社会繁荣的复杂心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灯火辉煌和热闹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感受和心境。首句“月色灯山满帝都”将夜晚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香车宝盖隘通衢”则通过对华丽轿车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这场盛会的繁华与热闹。
然而,诗人却在这繁华的盛景中感到身心的孤独和无所适从。他以“身闲不睹中兴盛”表达了自己对繁华景象的旁观与无奈,虽身处其中,却无法享受这份盛况。这种身处繁华却感到孤独的矛盾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羞逐乡人赛紫姑”,则更是透露出他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与自卑,羞愧于与乡人同乐,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揭示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孤独和无奈,反映了李商隐对社会现状的独到见解与深沉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在繁华表象下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揭示了繁华与内心世界的矛盾。
诗中“灯山”指的是什么?
“身闲不睹中兴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诗人感到羞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