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52
野叟耕锄喜近郊,
柴门风雨夜萧骚。
卧龙岂欲烦三顾,
老鹤长鸣向九皋。
北阙湛恩新赐爵,
近臣传敕旧同袍。
自怜经济全无术,
祇有山林兴最高。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老农的闲适与自得,他在幽静的乡村生活中,喜悦于田园劳作。即使夜雨萧瑟,他也不觉得烦恼,反而感到宁静。对于三顾茅庐的名将诸葛亮,他并不想去打扰;老鹤在空中长鸣,似乎在向远方的山川呼唤。诗人提到自己在朝廷获得了新封的爵位,但身边的旧友和臣子仍然在传递公文和诏令。最后,他感叹自己在经济上无能为力,唯有在山林中感受到最高的兴致和快乐。
吴志淳,元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闲居东湖述怀》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情趣的诗作,诗人在这里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篇的“野叟耕锄喜近郊”展现了一幅和谐的农村生活画面,老农在田间劳作,享受着自然的恩赐,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柴门风雨夜萧骚”则把场景转向夜晚的宁静,虽然外有风雨,但内心却是平和安宁的。这种对比加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卧龙岂欲烦三顾”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卧龙诸葛亮的故事被引入,暗示诗人不愿追逐权势,只想安静地生活。最后两句“自怜经济全无术,祇有山林兴最高”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尽管在世俗的经济与权力上无能为力,但在山林中找到了最高的兴致。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野叟耕锄喜近郊:
柴门风雨夜萧骚:
卧龙岂欲烦三顾:
老鹤长鸣向九皋:
北阙湛恩新赐爵:
近臣传敕旧同袍:
自怜经济全无术:
祇有山林兴最高:
该诗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隐逸哲学的精神内涵。诗人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情怀。
诗中提到“卧龙”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什么?
最后一句“祇有山林兴最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