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8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
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春风吹拂,百花摇曳,通往故乡的道路遥远而漫长。
因为偶尔生病而与世疏离,因为贫穷而感到孤寂。
倚靠在窗前,看到高高的柳树显得柔弱,
淋漓的露珠中,小桃花娇嫩地盛开。
春色常常难以寻觅,村里酒醪再添一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展现了唐代诗人常用的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土的思念。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天池,晚号青衫隐者。他在文学上以五言绝句闻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因病与世隔绝,内心感到孤独,借春天的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春居》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春风吹拂,百花摇曳,恰似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反思自身的处境,因病而与世隔绝,因贫而感到孤寂,二者交织出一种深刻的感伤。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描绘了诗人倚窗而望的情景,柳树的柔弱和桃花的娇嫩形成鲜明对比,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最后一句“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则道出了诗人在春色中寻觅的无奈与孤独,尽管有村醪的陪伴,却依然感到寂寥,这份孤独让春天的美丽似乎变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色中渗透着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具有深厚的哲理性与生活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在春天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卉”指的是什么?
A) 百花
B) 百草
C) 百鸟
D) 百虫
“偶病成疏散”中的“疏散”意指什么?
A) 聚集
B) 隔离
C) 亲近
D) 交往
全诗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罗隐的《春居》更加关注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和月夜的宁静。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方式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