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7:00:29

诗句

玉节南来两使星,埋轮折槛有家声。

不嫌斋榜民为重,去国当时一叶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0:29

原文展示:

玉节南来两使星,埋轮折槛有家声。不嫌斋榜民为重,去国当时一叶轻。

白话文翻译:

两颗明亮的星星从南方升起,像使者一样传递着消息。即使是家中的车轮停滞,也有人在传递着家乡的声音。不觉得斋戒的名声比民众更重要,离开故国时,心中只觉得一片轻松。

注释:

  • 玉节:指明亮的星星或使者,象征光辉和希望。
  • 南来:从南方来,暗示事情的向好发展。
  • 埋轮折槛:形容因离家而停滞的生活状态。
  • 斋榜:斋戒的名声或声明,表示一种节操或名义。
  • 民为重:强调民众的价值和重要性。
  • 去国:离开自己的国家或家乡。
  • 一叶轻:比喻心中感觉轻松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约1132-1180),宋代词人,擅长词和诗,风格豪放,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间疾苦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民的关心,反映了他在离家之际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民众的深切关怀。开头用“玉节南来两使星”描绘了明亮的星星,似乎在暗示着希望与指引。接着“埋轮折槛有家声”则令人联想到离家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诗人在斋戒的名声和民众的重视之间做出选择,显示出他对民生的关注,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最后一句“去国当时一叶轻”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离开故国时的洒脱与轻松,尽管心中有万般不舍。整体上,诗歌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民众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玉节南来两使星”:比喻明亮的星星如同使者从南方而来,象征希望。
    • “埋轮折槛有家声”:表现因离家而产生的思乡情绪,家乡的声音仍在心中回响。
    • “不嫌斋榜民为重”:表达诗人认为民众的重要性超过个人名声的选择。
    • “去国当时一叶轻”:离开故乡时的轻松感,显示出内心的解脱与洒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使者,强调希望的传递。
    • 对比:通过斋榜与民众的对比,展现价值观的选择。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民众的关怀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意象分析:

  • 玉节:象征光明与希望,传递积极的信息。
  • 家声:代表着故乡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 斋榜:象征个人名誉与道德,而民众则代表着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节南来”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使者
    • C. 诗人的故乡
    • D. 以上皆是
  2. “不嫌斋榜民为重”中,诗人强调什么?

    • A. 个人名誉
    • B. 民众的重要性
    • C. 自己的才能
    • D. 个人财产
  3. 诗中提到的“去国当时一叶轻”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 A. 失落
    • B. 轻松
    • C. 忧伤
    •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比较张孝祥与陆游的作品,二者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民众的关怀。张孝祥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陆游则更多地体现了民族大义,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 同李郎中净律院梡子树 和孟虔州闲斋即事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 江上田家 阙下芙蓉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赋得秤,送孟孺卿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一作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槅 牙字旁的字 包含如的成语 包含稔的成语 歺字旁的字 阙一不可 千里骏骨 风恙 金盆洗手 百六 麥字旁的字 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十保扶 急三火四 买笑迎欢 又字旁的字 眷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