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1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19:55
眼儿媚 野径闲亭
作者: 朱帆 〔近代〕
翼然临水筑闲亭,
依旧酿泉清。
半弯山径,一川幽草,
几缕蝉声。
风流太守今何在,
宿酒可曾醒。
踏花归去,红巾翠袖,
兀自多情。
在水边搭建的闲亭依然如故,泉水清澈透亮。
半弯的山间小径,一片幽静的草地,几声蝉鸣轻轻传来。
那位风流的太守如今身在何处,宿醉是否已醒?
踏着花瓣归去,红色的头巾和翠绿的袖子,依旧充满情意。
朱帆,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描绘出宁静与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写于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幽静与美好。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回忆起一位风流的太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眼儿媚 野径闲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结构流畅,意境清新,字句之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开头两句描绘闲亭的静谧与清泉,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接着通过描绘山径、幽草和蝉声,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自然氛围。
在诗中,风流的太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意象,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华与逝去。诗人提出的“宿酒可曾醒”,既是对太守的关心,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感慨。最后几句则通过描绘女子的红巾翠袖,传达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物的深情回忆,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全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抒发了对风流人物的思考与对爱情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风流太守”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自己
“翼然临水”中的“翼然”主要形容:
A. 水的清澈
B. 亭子的姿态
C. 山的形状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爱情的追求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朱帆的《眼儿媚 野径闲亭》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李白则多以豪放的气势与奔放的情感著称。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