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53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我想要像年轻人一样去游玩春天,但我自己却感到这美丽的春光与我无缘。
在屏风和花障上歌舞的场景中,什么时候有人曾画过白头的老人呢?
白居易在诗中自觉年华已逝,春光虽美却不再属于自己,隐含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白头人”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是对年轻时光的一种怀念与叹息。
《春老》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以“游春”这一愉悦的活动,表达了对青春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开头两句“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中,诗人渴望融入春天的美景,却因年老而感到无能为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老年的沧桑。后两句“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则通过描绘欢庆场景,强调了年轻人的活力与热情,继而引出对老年人的描绘,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时间对比感。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更使人深思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从中引发的感慨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对老年的感叹,表达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无奈,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岁月流逝的深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