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54:49
眼儿媚 烟波画船图
作者: 姚燮 〔清代〕
隔城山色翠娟娟。含黛贴红舷。
柳气如尘,酒香如水,鬟影如烟。
不须春去才惆怅,春好也生怜。
燕昵晴初,鸦招暝后,莺话愁边。
这首诗描绘了远处山色如翠,宛如佳人一般妩媚。船只的红舷贴近山影,柳树的气息如轻尘般飘散,酒香如流水般弥漫,女子的发影如烟雾般轻柔。春天并不需要过去才让人感到惆怅,春天的美好也能让人生出怜惜之情。燕子在晴初时轻声细语,乌鸦在黄昏后叫唤,黄莺在愁苦的边缘低语。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透过意象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惆怅相交织的情感。
作者介绍:姚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姚燮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春天的眷恋。
《眼儿媚 烟波画船图》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姚燮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惆怅交织的情感。诗的开头以“隔城山色翠娟娟”引入,生动描绘了青翠的山色,仿佛在描绘一位美丽的女子,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将春天的气息、酒香和女子的美丽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春好也生怜”一句,点明了春天的美好并不只是外在的景色,更激发了人内心的情感,带来一种怜惜和感伤。最后几句通过燕子、乌鸦和黄莺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与变化,无论是晴初的温暖,还是黄昏的愁苦,都在诗人的笔下得以体现。
整首诗在音乐性上也颇具韵律感,给人以流畅之感,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画卷之中,感受着春风的轻抚与自然的呼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惆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情感的共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画卷,蕴含着春天的生命力和人们的情感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隔城山色翠娟娟”指的是什么?
“柳气如尘”中的“尘”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