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1: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58:07
正清和一番梅雨,奇峰凝碧千顷。
沿溪桑柘青于染,想见三桥波净。
平似镜。望湖树湖云,漫荡瓜皮艇。
晚霞映岭。恰鱼父船唇,牧童牛背,风外笛声紧。
良朋聚,画意诗情管领。
探幽须逞清兴,鸡豚社散游人少,谁更把杯痛饮。
绕异境,怅路隔桃源,可许移家近。
纪游无尽。看屋隐蔷红,波分柳绿,点缀好风景。
在这清爽的梅雨时节,奇特的山峰在碧绿的湖面上映衬出千顷的美景。
沿着小溪,桑树和柘树的青色如同被染上一般,想必三座桥下的水波也是清澈的。
湖面平静如镜,遥望湖边的树木和云朵,轻轻摇荡着瓜皮小舟。
晚霞映照着山岭,恰好看到渔夫在船头,牧童在牛背,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
良朋聚集,画意与诗情在酒杯间交融。
探幽之处需要尽情释放清雅的兴致,鸡鸭的社群散落后游人稀少,又有谁会把酒痛饮呢?
环绕着这异乡,感慨道路隔着桃源,可否移居近些呢?
这次游览没有尽头,看那屋子隐在蔷薇花中,波光分明,柳绿点缀着美丽的风景。
作者介绍:翁玉孙,清代诗人,以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梅雨时节,正是游览湖边、泛舟的好时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快乐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翁玉孙的《摸鱼儿 次韵和外湖田泛舟之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佳作。整首诗以梅雨时节为背景,开篇便用“正清和一番梅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如“奇峰凝碧千顷”、“沿溪桑柘青于染”,不仅展示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接着,诗人通过“平似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湖面的宁静与平和,仿佛一切都沉浸在这片宁静之中。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中,诗人更融入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感。通过“良朋聚,画意诗情管领”,诗人传达了友情的温暖与诗意的生活。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游人稀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此外,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晚霞映岭”、“恰鱼父船唇”等,不仅增强了画面感,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美景中沉醉的心境。最后,诗人以“纪游无尽”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湖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奇峰”指的是什么?
“漫荡瓜皮艇”中的“漫荡”意为: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翁玉孙的描写带有清新的自然气息,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更具动感,后者则更显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