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4:18
九日登临双阙边,
三秋感慨一尊前。
黄花若解怜多病,
白发应嗟老去年。
忆昨忽叨门下召,
此辰方醉侍中筵。
追欢筋力於今异,
赢得新愁入短篇。
在重阳节的这一天,我登上了双阙的边缘,
在这三秋时节感慨万千,举起酒杯,
若是黄菊能够怜惜多病的人,
那我白发苍苍的,想必也该叹息去年。
回忆起昨夜忽然被你召唤,
今天正好沉醉于侍中筵席之上。
追逐欢乐的精力与往日不同,
如今却只能在短篇中获得新的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强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感慨。
创作背景
《九日作》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此时登高望远,感慨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思考。
《九日作》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哲思的诗。诗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中,通过登高远眺,感受着秋日的氛围,思绪不断回旋,充分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的回忆。诗人以“九日”作为时间的切入点,立刻引发对生命短暂与变化的反思。通过对黄花与白发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中“忆昨忽叨门下召”一句,展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既有对昔日欢聚的怀念,也有对今天的无奈与失落。特别是最后的“追欢筋力於今异,赢得新愁入短篇”,则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追逐快乐却又感到无力的矛盾心理。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情感细腻且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欢乐与忧愁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黄花若解怜多病”通过拟人化表现出对生命的怜悯;而“追欢筋力於今异”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变迁带来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以及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诗人用什么花来象征生命的脆弱?
a) 桃花
b) 玫瑰
c) 菊花
诗中提到的“追欢筋力於今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忧愁
c)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登高》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沉重感慨,而强至的《九日作》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过往的怀念。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到时光流逝,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