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丙辰仍宿清泉寺

《丙辰仍宿清泉寺》

时间: 2025-05-05 21:18:24

诗句

山农居负山,呼集来苦迟。

既来授政役,谣诼谓余欺。

按省其家赀,可忍鞭抶之。

恩言谕公家,疑阻久乃随。

滕口终自愧,吾敢乏王师。

官宁惮淹留,职在拊惸嫠。

所将部曲多,溷汝父老为。

西山失半壁,且复下囊辎。

啼鸦散篇帙,休吏税巾衣。

石泉鼓坎坎,竹风吹参差。

书冷行熠燿,壁虫催杼机。

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18:24

原文展示

丙辰仍宿清泉寺
山农居负山,呼集来苦迟。
既来授政役,谣诼谓余欺。
按省其家赀,可忍鞭抶之。
恩言谕公家,疑阻久乃随。
滕口终自愧,吾敢乏王师。
官宁惮淹留,职在拊惸嫠。
所将部曲多,溷汝父老为。
西山失半壁,且复下囊辎。
啼鸦散篇帙,休吏税巾衣。
石泉鼓坎坎,竹风吹参差。
书冷行熠燿,壁虫催杼机。
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泉寺的夜晚所经历的情景。山里的农民背负着山的重担,慢慢聚集到这里,然而来得太迟。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却要被安排去干政务,流言蜚语却说我在欺骗他们。仔细审查他们的家产,我给他们施加了惩罚,心中却感到无奈。对公家说了一些恩惠的话,心中怀疑阻挠久了才跟随我。我在滕口感到羞愧,怎敢没有王师的帮助呢?官府怎会害怕耽搁,职责在于抚恤孤儿寡妇。我带来的部曲众多,却混乱了父老乡亲。西山失去了半边,今后还要再下去装载行李。啼叫的乌鸦散落书卷,休息的官吏也该免去税收与衣物。石泉的水声“叮咚”作响,竹林中的风轻轻拂动,书本冷冷地放在一旁,墙上的虫子催促着织布机。昏黄的油灯下,夜色未央,高枕无忧,梦中登上山巅。

注释

  • 山农:山里的农民。
  • 呼集:召集、聚集。
  • 授政役:指被委派去做政务。
  • 谣诼:流言蜚语。
  • 按省:审查、检查。
  • 鞭抶:惩罚、责罚。
  • 恩言:恩惠的话。
  • 公家:官府。
  • 滕口:地名,指滕口地区。
  • 王师:指王的军队,象征力量。
  • 拊惸嫠:抚恤孤儿寡妇。
  • 囊辎:装载物品的袋子。
  • 啼鸦:叫的乌鸦。
  • 石泉:泉水声。
  • 竹风:竹林中的风声。
  • 壁虫:墙上的虫子。
  • 昏釭:昏暗的油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田,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辰年,即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反映了黄庭坚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以及他对政务的思考和对乡民的关心。诗中交织着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自省与反思。

诗歌鉴赏

《丙辰仍宿清泉寺》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作,展现了黄庭坚对山野生活的观察与思索。诗中通过对山农的描绘,反映出当时农村的艰辛与困苦。诗人以“山农居负山,呼集来苦迟”开篇,生动地描绘出农民们为生计奔波的景象,紧接着就引出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与内心的纠结。

在面对农民对政务的不满与流言蜚语时,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愧疚。他以“既来授政役,谣诼谓余欺”自述职责与被误解,表现了对民众的关怀与对自我的反省。诗人在表达对公家的忠诚与对农民的体恤时,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质朴的语言,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尤其是在描写夜晚环境时,诸如“石泉鼓坎坎,竹风吹参差”等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交融的宁静。结尾的“高枕梦登巘”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农居负山:山里的农民居住在山脚,背负着生计的重担。
  • 呼集来苦迟:召集他们来,却总是来得很迟,表现出生活的不易。
  • 既来授政役:既然来了,就要承担政务。
  • 谣诼谓余欺:流言蜚语传出,说我在欺骗他们。
  • 按省其家赀:审查他们的家产。
  • 可忍鞭抶之:心中虽有不忍,但还是要施加惩罚。
  • 恩言谕公家:对公家说了一些恩惠的话。
  • 疑阻久乃随:心中怀疑,阻挠已经久了,才跟随我。
  • 滕口终自愧:在滕口我感到羞愧。
  • 吾敢乏王师:我怎敢没有王师的支持。
  • 官宁惮淹留:官府怎会害怕耽搁。
  • 职在拊惸嫠:我的职责在于抚恤孤儿寡妇。
  • 所将部曲多:我带来的部曲很多。
  • 溷汝父老为:混乱了父老乡亲。
  • 西山失半壁:西山失去了半边。
  • 且复下囊辎:还要再去装载行李。
  • 啼鸦散篇帙:啼叫的乌鸦散落书卷。
  • 休吏税巾衣:也该免去官吏的税收与衣物。
  • 石泉鼓坎坎:石泉的水声叮咚作响。
  • 竹风吹参差:竹林中的风轻轻拂动。
  • 书冷行熠燿:书本冷冷地放在一旁。
  • 壁虫催杼机:墙上的虫子催促织布机。
  • 昏釭夜未央:昏暗的油灯下,夜色未央。
  • 高枕梦登巘:高枕无忧,梦中登上山巅。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用比喻手法,如“官宁惮淹留”,形象地表现出官府的态度与无奈。
  • 拟人:如“啼鸦散篇帙”,将乌鸦的叫声与书卷的散落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与对民众的关爱,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传达了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农:象征着勤劳与苦难。
  • 清泉寺:代表一种宁静的避世之所。
  • 乌鸦:象征着不安与流言。
  • 竹风:代表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石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源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农居负山”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农民的辛劳
    • B. 农民的富裕
    • C. 农民的闲适
  2. 诗中提到的“滕口”指的是?

    • A. 一种农作物
    • B. 地名
    • C. 一种动物
  3. “石泉鼓坎坎”中的“鼓”字用来形容什么?

    • A. 书本的声音
    • B. 水声
    • C. 风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这些作品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相似的主题与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与黄庭坚的《丙辰仍宿清泉寺》相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意境,但王维的诗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沉淀与对自然的哲学思考,而黄庭坚则更注重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闺思二首 其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 周德言游小庐山观余壁间诗次韵示教走笔奉谢 其二 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其一 偈颂十七首 游五泄六首 其五 紫阆 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 黄门倡歌 赠王兄学 题蔡教谕先生鹤冢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儚儚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业字旁的字 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种植园 善死者不亡 包含梳的词语有哪些 直道不容 倒戢干戈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红蓝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睡意朦胧 武装直升机 追趋逐耆 缶字旁的字 会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