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9:06
织蒲投我最宜寒,正欲阴风雪作团。方竹火炉趺坐稳,何如矍铄跨征鞍。
我最喜欢用蒲草编织的东西来抵御寒冷,正好适合这阴冷的风雪。坐在稳固的方竹火炉旁,我觉得这比得上骑上马背出征时那种精神矍铄的感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壑,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其诗风受李白、杜甫影响,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
这首诗创作于寒冷的冬季,诗人通过描写抵御寒冷的情景,表达了对温暖和安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在安逸中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以寒冷的冬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温暖的火炉旁宁静坐着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渴望与享受。开篇“织蒲投我最宜寒”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寒冷的抵抗及对温暖的追求。接着“正欲阴风雪作团”则继续渲染寒冷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
后两句中,诗人则转向自身的感受,描绘在方竹火炉旁的安逸状态,并对比出征的精神状态,展现了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思考。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安逸的享受,也引发了对冒险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安逸中对精神状态的思考,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人最喜欢用什么来抵御寒冷?
诗中提到的对比是哪个?
“矍铄”一词的意思是:
通过对比黄庭坚的这首诗和李白的《夜泊牛津》,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黄庭坚更偏向于对温暖与安逸的追求,而李白则在孤独中更加强调人生的奔波与追求,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