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3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3:22
忆昨初南渡,人情正自危。
起平王室乱,笑指楚囚悲。
投箠来方锐,乘桴计不疑。
还师期克敌,遗恨失斯时。
回忆起南渡之初,百姓的心情正处于危急之中。
因平王室的动乱,讥笑指责楚国的囚徒们悲惨的命运。
投放矛槍时来势如虹,乘着木筏的计划没有让人怀疑。
回师的期望是打败敌人,然而却留下了遗憾,失去了这个时机。
綦崇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作者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与反思。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挽歌,作者通过回忆南渡的经历,深入描绘了当时人们的无奈与悲痛。开头的“忆昨初南渡”,一语道出历史的回溯,展现出对过去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无奈。接下来的“人情正自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揭示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
诗中提到的“起平王室乱”,不仅指向历史事件,也暗示了权力的更迭与不安定。通过“笑指楚囚悲”,作者用讽刺的方式表现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力感。接着的“投箠来方锐,乘桴计不疑”展示了战斗的勇气与信心,但同时也暗含了计划的脆弱与失败的可能。最后一句“还师期克敌,遗恨失斯时”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时不再来的无奈感,令人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叙述与个人的感悟,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体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遗憾。
“忆昨初南渡”中的“南渡”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诗中提到的“楚囚”指代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遗恨失斯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与《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二》均表达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自然美与个人感受,后者则强调社会动荡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温柔细腻,后者深沉悲壮。